华为研习社 | 华为三大发展阶段:生存、赶超与变革

分享到:


时间:  2018-09-03 浏览人数:  1

摘要:

  在短短的30 年时间里,华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成长为通信行业的领头羊,当它迈着大步伐在国际舞台上开疆拓士的时候引起了西方世界的一片惊呼。

  《经济学人》称它是“欧美跨国公司的灾难”;

  《时代》杂志称它是“所有电信产业巨头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爱立信全球总裁卫翰思说:“它是我们最尊敬的敌人。”

  思科执行长钱伯斯在回答《华尔街日报》提问的时候说:“ 25年前我就知道我们最强的对手一定来自中国。”

  前后差距如此之大,证明了华为的发展之路走得多么艰辛,但最重要的是,这种变化显示出了华为人一直都在坚持做的事情:生存、赶超和变革——这既是华为坚守的原则,也体现出了它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

  首先是生存阶段

  这主要是指1987 年创业到1995年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成功推向市场之前。

  在这一段时期内,华为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竞争压力非常大。

  当时,国际电信巨头大部分已经进入中国,而且盘踞在各个省市多年,它们拥有雄厚的财力和先进的技术;一些合资企业也纷纷成立,它们依靠着国内市场上的关系网络来拓展业务;国内新兴企业为了眼前的利润纷纷进行价格战。

  作为一家无资金、无技术、无资源、无背景的民营企业,华为遭到西方巨头的压榨以及合资企业的排挤,不具备任何生存优势,因此任正非对公司的唯一要求就是存活下来。

  这也是20世纪80年代一大批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共同困局,它们在改革开放中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但是竞争上的劣势让它们举步维艰。对那些民营企业来说,只要能够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只要在困难中坚持下来,这就是一种成功。

  在那样一个国家鼓励知识青年创业的时代,浪漫主义与激情最终还是回归理性,把握好现实环境,一切从现实出发,成为创业者当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解决问题,华为不得不想办法招揽人才、吸引资金,并推行了内部员工融资持股计划,这个计划使得公司与员工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一下子解决了资金和人才问题。当员工拥有大量股权的时候,为了拿到更多的分红,他们必定会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研发和生产当中去。这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竞争环境下采取的措施,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但是对华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是赶超阶段

  即1996年到2004年,这是华为高速扩张的时期,也被称为“二次创业阶段”,华为不仅占领了国内市场,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通信设备制造商,而且开始加快步伐进军国际市场。

  在这一阶段,华为将目光瞄准那些国际巨头公司,开始想办法赶超它们。由于进军国际市场,华为面临的压力非常大,而高速扩张让管理滞后的问题凸显出来,这也是困难最大的时期。

  比如在2002年、2003年,华为维持多年的高速发展势头被中止,业绩开始下滑,向来乐观积极的任正非患上了抑郁症,也正是在这一阶段,华为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包括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体系、流程体系,都是在这八年时间里逐步完善的。

  在1998年的讲话《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中,任正非强调:“要用10年的时间使各项工作与国际接轨。它的特点是要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牵引精神、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使它形成一个场,以推动和导向企业的正确发展。”

  在那之后,人力资源改革和管理体系的改革成为一种必然,华为也确定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及“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

  最后是变革阶段

  这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是2005 年到2010年的商业模式变革期。

  在这一阶段,华为不再是简单地卖通信设备,而是努力变成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所以华为不得不转变思路,将原先的竞争关系转变成竞争合作关系,同时确保整个组织能够面向客户。

  2009年4月24日,任正非在运作与交付体系奋斗表彰大会上发表了《深淘滩,低作堰》的演讲,并提到“深淘滩,就是不断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运作成本,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低作堰,就是节制自己的贪欲,自己留存的利润低一些,多一些让利给客户,以及善待上游供应商”。华为公司开始注重打造价值链的优势,降低企业的竞争成本和发展成本。

  其次是2011年到现在,这是华为的组织转型期,公司开始追求云管端一体化(云网一体化),在很多时候,这一阶段也被认为是华为的第四个发展阶段。

  其发展的背景在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正逐渐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和云计算时代,大数据业务带来了指数级的流量增长,而且数据的集中让80%的业务流量集中到了数据中心,加上服务器集群计算和虚拟机迁移等业务的应用,产生了海量的横向交互数据,这些对数据中心网络交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华为公司着力打造云端一体化,帮助客户快速适应未来的各种云业务变化为客户构筑弹性、虚拟、开放的云数据中心网络,从而支持企业云业务长期发展。云端体化的解决方案真正实现了以业务为中心,让网络为业务服务。

  总体上来说,华为是从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然后以赶超那些强大的竞争对手为发展动力,以变革为手段和目标,继续强化自己的实力。

  在不同的阶段,华为展示出了不同的策略,体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体现出了华为公司的发展状况,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同一时期中国经济以及中国企业的发展状况。

  如果对华为的发展轨迹进行深入剖析,就会发现它恰恰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符号,华为的生存、赶超与变革,实际上体现的正是中国的生存、赶超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