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成企业低迷期第一“生理反应”

分享到:


时间:  2012-04-18 浏览人数:  105

摘要:“瘦身”成企业低迷期第一“生理反应”

  转型!转型!转型!在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期,宏观经济运行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板上,转型已是相当多企业不得不面对的话题。

  由“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is possible)更名为“做出改变”(Makethechange)的李宁公司多少有些一语成谶,人员调整的委婉表态,更令其与美的、比亚迪等国内巨头的裁员式转型走到了一处———从规模导向到靠品牌、技术创新实现增长的转型是人人都会喊的口号,问题是,李宁、美的、比亚迪,他们的品牌力和创新力如果还不够,大把剩下的公司又该怎么办?

  不论是难免显得有几分被动的裁员式转型,还是多年来屡试不爽的多元化转型,或是上下游产业链延伸这种算不上转型的转型,在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副总裁李培恩看来,不练好内功,一切都是白搭。

  裁员潮汹涌

  中外企业纷纷打起转型旗号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头发花白且微秃的创始人一飞冲天的辉煌成就,可谓李宁发展多年来的顶点,那么L ogo“改变”在迷信者看来则是多少有些破了风水,去年便被安踏拉下行业第一王座。倘若业绩下滑还不能完全说明发展的困乏,那么高管们的相继离职则微妙诠释了这一窘境———据不完全统计显示,两年间退场的包括首席品牌官、首席运营官、L otto事业部总经理、副总裁、政府及对外公共事务部总监等人。

  高层变动自然会向下蔓延,哪怕并非即时体现。在龙年,李宁便宣布“将采取精简人员、整合资源及激励优秀员工等措施降低人力费用占集团销售额的比重”,尽管新闻发言人李纬否认外界将此解读为裁员,仅称“外界理解得不太准确,此次组织结构调整是集团进行战略变革的一部分”,但要走人的事实则毋庸置疑。而从人力资本考核的层面看,2009年一度超越阿迪达斯登顶行业冠军的李宁2010年员工仅4215人,但平均工资和福利水平则为行业翘楚,工资等福利平均每人16 .85万元,相较夺走行业王位的安踏,1 .18万员工、5 .57万工资等福利的情况而言,已堪称运动品牌中从业人员的天堂。

  然而,前有原材料和人力等成本大幅上涨,后有“晋江系”们集体上位加剧竞争,在享受了每年增速高达30%至50%的行业黄金十年后,李宁所承受的不仅是整个体育用品的行业疲惫,还有其自身转型的痛苦涅槃。在50%消费者年龄“高达”35至40岁的情况下,后奥运时代面向90后的年轻化诉求的品牌重塑已成为其失势根源,而国际化之旅中埃文.特纳落选全明星新秀赛则纯属运气不佳。两者叠加的负面影响让李宁卯住劲要在2012奥运会打个转型翻身仗,但裁员甩包袱“做出改变”能否奏效,显然“一切皆有可能”。

  尽管开口裁员对谁都不是个容易的选择,尤其是那些声名在外的大公司,但原地不动无异于坐以待毙,于是乎除了李宁,自然还有其他这一策略的追随者。截至3月下旬,已公布年报的近750家上市公司中,有227家2011年实施了裁员计划,总计减员约9万人。除了像美的这样的巨无霸以32.6%的裁员比例、3 .2万的裁员人数创下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纪录,昔日明星企业比亚迪也不能幸免,5693人的“壮士断臂”无疑牵涉到整体战略的变化。再看中国铝业那挥泪离别的近7000名员工,上海电气海通证券“遣散”的那2506人和1552人,大家的日子还真是不好过。

  跨国公司并非就可以置身事外。离开了“酋长”杨致远的雅虎依旧步履蹒跚,选择了四年中的第六度裁员,2000人的缩减计划相当于1.4万员工总数的14%,也是18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日本N E C更计划2012上半年全球裁员1万,诺基亚西门子拟在2013年前全球裁员1 .7万。而所有国内国外公司均口径一致———我们可不是单纯的“瘦身”哦,我们正在进行的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转型。

  低迷期裁员“生理反应”O R调整转型?

  裁员式转型是个真说法还是个伪命题?事实上,在相当多的管理专家看来,或许所谓裁员式转型仅是企业应对发展不顺时的正常“生理反应”,却非真正的战略调整。裁员只是企业发展文章段落中的省略号,减少功能相似的文字,前文若写得生动活泼,省略号则意境深远、回味无穷;前文若本身就艰涩无趣,省略号则更令文章难以表情达意、无法继续。本身焦头烂额毫无想法,单单通过裁员来实现转型,似乎有些天方夜谭。

  “裁员大致有两类,一类为被动的经济性裁员,由于市场因素或者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经营状况下降,企业为降低运营成本不得不采取裁员行为来缓解经济压力,另一类则为主动的结构性裁员,则是由于企业的业务方向、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发生变化而导致内部组织机构的重组、分立、撤消引起的集中裁员。”正略钧策副总裁李培恩向南都记者表示,尤其是前一种裁员,无疑可通过降低工资福利等支出获得短期效益,但从长期来看不仅打击仍在岗员工积极性,影响士气和信赖度,且损害了品牌的市场形象。

  纵使是成功如联想,2009年初因裁员比例达11%,2500人的数量已几乎达到自2004年收购IB M PC部门之后前三次裁员的总和,也因此而遭到多方指责。彼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走向国际化的联想已经学会用国际化方式应对金融危机,但完全的美式裁员法已名声狼藉。“按照中国和其它儒家文化背景国家的传统,萧条时期会更多依靠减薪而不是裁员,联想高管层需和员工尽可能公平地分担调整的负担。”

  作为全球第二大PC厂商,联想好歹挺了过来,但还有更多恶人也做了,公司还是垮了的案例。曾经凭借A 6、A 8笑傲国产手机,赚得盆满钵溢的夏新电子,当年因为对市场的错误判断陷入亏损深渊,并曾想通过割肉式大幅裁员挽回颓势,却依旧兵败如山倒,2009年被迫破产重组。事实上,可控的裁员或许并非“猛于虎”,但没有更明确发展战略仅贪图裁员能解一时资金之渴的企业,转型前景实在让人生疑。

  专家视点

  先练好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等内功

  当整体世界经济的下滑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时,有的公司早已备好雨伞穿上雨鞋从容蹚水,有的则试图临时抢购雨具,因匆忙转身而滑倒,除了裁员这一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如何让“转身”来得更华丽是各个经济组织的共同话题。

  饱尝“严冬”之苦的中国钢铁业正在行动,他们选择的方式不是裁员,而是旁逸斜出———武钢390亿元养猪的传闻便是其中最吸引眼球、引来骂声一片的一则。在其“钢材两斤抵不上猪肉四两”的言论中,世人皆大跌眼镜地感喟“难道钢铁侠要变‘猪肉侠’”,虽然事后武钢方面辟谣称,300余亿元投资是聚焦非钢产业,养猪只是其中之一,但外界显然对于这样的解释不认可。财经评论人叶檀批评其没有上游铁矿石的定价权,没有高端钢铁的技术优势,没有做好经济下行周期的心理准备,凸显出未来中国钢铁行业的巨大隐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更称,发展非钢产业本质上是一个行业如何战胜经济周期的问题。此前已有太多主业不好,转头经营非主业,为企业发展改革埋下新的隐患的教训发生。“此举显然是在重蹈覆辙,几年、十几年后,又要费大力气去剥离这些业务,局势只会更严峻。”

  但钢铁业内人士或许并不这么看。受上游成本增长影响,中国钢铁生产业已连续两年销售利润率不足3%,远低于全国工业行业6%的平均利润水平。2011年,武钢的非钢产业销售净利率约3.5%,实现利润达21亿元,两倍于钢铁主业,并带动整体利润增长17.4%.宝钢、济钢、重钢等三家的非钢产业利润也超过主业,同样被斥“不务正业”的广钢也正在卖腊肠和矿泉水,非钢产业比已超半壁江山。钢企多元化,其实业已经过多年内部选择,并非新话题,只是我们不知道,日本最大钢企新日铁便是三井商社的大股东,后者不仅涉足铁矿石开发,且进军海运,涵盖近年国际散货轮市场新增货运能力的60%.中华商务网首席分析师、著名钢铁市场专家马忠普便指,诸多钢企对非钢产业支持和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战略规划,仅当做人员分流渠道。“实际上,非钢转型是钢铁企业劳动力等多种要素合理化分配的必经过程。”

  “企业转型大体来说有两类,一是为企业改变方向转向新行业,或者进入到复杂的多元化发展;二是由原始的简单粗放式转向现代化的技术经济式。”在李培恩看来,两种转型要想成功都必须基于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等内功的扎实。前一类模式若企业主业不成功,管理上也并无特长,多元可能就是无元,后一类要想向集约化迈进,也必然要在品牌、人才等各方面升级。

  关于企业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早在1962年产业组织学派代表高特就指,“多元化与利润率之间基本不存在相关性,”后继学者们也大多认同“企业利润率与多元化水平高低之间并无太大相关关系”的观点。而按照迈克尔.波特的研究,如果以企业业务单元的关联为基础的多元化,则最有可能在现有产业中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或在新产业中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