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5年咨询行业遥遥领先
用系统营销助1000家企业成为行业标杆
客户服务手机
186 6430 5161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组织架构
办公环境
企业文化
经营理念
质量保证
南方略荣誉
辉煌历程
咨询内容
市场调研与客户洞察
从战略规划到解码执行
LTC销售流程体系设计
铁三角业务模式设计
产品线规划与产品策划
密集分销模式设计
品牌设计规划与品牌管理
人力资源规划与组织变革
薪酬与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IPD研发管理体系设计
ISC供应链管理体系设计
企业文化规划管理
渠道建设与经销商管理
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
十五五发展战略规划咨询
业务动态
新闻资讯
成功客户
成功客户
南方略经典案例
专家介绍
专家顾问团队
企业培训
工业品行业
农资农化行业
其他行业
建材行业
快消品行业
需求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方法
专家招聘
当前位置:
首页
南方略观点
方略观点
王兴茂:如何通过管理变革,破解增长难题,驱动企业高质量有机增长
分享到:
时间: 2025-09-15
浏览人数: 0
摘要:
昨天,我们发布了《所有企业都需要良性增长》后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反馈,希望就这个主题继续讨论下。作为中国十大知名的
市场营销咨询管理公司
南方略在24年服务企业的过程中,经常探讨企业的增长模式。在探讨企业增长路径时,“有机增长”(Organic Growth)常与并购、战略合作等 “无机增长” 模式并列,但其核心是企业依托内部资源与能力实现的内生性扩张,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 “基石性增长”。与《为什么企业需要良性增长》中强调的 “健康、可持续、不损害长期价值” 的核心逻辑一致,有机增长更是良性增长的核心载体 —— 它不仅能规避外部整合的风险,更能夯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增长具备 “自驱力”。
一、先明确:什么是 “有机增长”?
有机增长并非 “拒绝外部合作”,而是指企业通过优化内部价值链实现的增长,核心驱动要素包括:
- 产品 / 服务创新:研发新功能、拓展产品线(如苹果从 iPhone 到 Apple Watch 的生态延伸);
- 市场渗透与拓展:在现有市场提升份额(如农夫山泉通过渠道下沉扩大饮用水市占率),或进入新区域 / 新客群(如华为手机早期从国内拓展至东南亚市场);
- 运营效率提升:通过供应链优化、数字化转型降低成本(如京东通过 “亚洲一号” 智能仓储提升履约效率);
- 客户价值深化:通过会员体系、增值服务提高客户复购与单客价值(如星巴克通过 “星享卡” 提升用户粘性)。
其本质是 “用自身能力创造新价值”,区别于通过并购外部企业 “直接获取价值” 的无机增长。
二、企业需要有机增长的核心原因:从风险、竞争力到长期价值
有机增长的必要性,本质是它解决了企业增长中的三大核心矛盾:“短期扩张与长期稳定的矛盾”“外部依赖与自主可控的矛盾”“规模增长与能力沉淀的矛盾”,具体可拆解为四大维度:
1. 降低增长风险,避免 “并购陷阱”
无机增长(如并购)常伴随高风险:文化冲突、整合失败、估值虚高、目标企业资产瑕疵等,而有机增长依托内部资源,风险更可控。
- 典型反面案例:2016 年,乐视以 10.5 亿美元并购美国电视厂商 Vizio,试图快速切入北美市场,但因双方文化差异、乐视资金链断裂,并购后仅 1 年便宣告失败,不仅未实现市场突破,反而加剧了自身财务危机;
- 对比逻辑:有机增长无需承担 “外部整合成本”(如并购中的法律费用、员工安置成本),也无需依赖外部标的的 “不确定性”(如标的企业的隐性负债、技术真实性),增长的 “容错空间” 更大。
2. 夯实核心竞争力,构建 “护城河”
有机增长的过程,本质是企业核心能力(如技术研发、渠道管控、品牌力)持续强化的过程 ——增长与能力提升形成 “正循环”,而无机增长若整合不当,反而可能稀释核心能力。
- 正面案例 1:华为的研发驱动型有机增长
华为自成立以来,始终将营收的 10% 以上投入研发(2023 年研发投入超 1900 亿元),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实现增长:从早期的通信设备(基站、交换机),到智能手机(依托麒麟芯片、鸿蒙系统),再到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鸿蒙座舱),每一次业务拓展都基于内部研发能力的积累。这种有机增长让华为在通信、消费电子、智能汽车等领域均建立了技术 “护城河”,即便面临外部制裁,仍能依托核心能力维持增长。
- 正面案例 2:海底捞的服务与运营驱动有机增长
海底捞的增长并非依赖并购其他餐饮品牌,而是通过打磨 “极致服务” 与 “高效运营体系” 实现:从门店的 “等位美甲、免费零食”,到后台的 “供应链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员工师徒制(保障服务质量)”,再到新市场拓展(如进入海外市场时,仍坚持 “本土化服务 + 标准化运营” 的结合)。这种有机增长让 “海底捞服务” 成为强品牌标签,单店盈利能力稳定,即便在餐饮行业波动期,仍能通过优化运营实现复苏(2023 年营收同比增长 31.6%,门店数突破 1400 家)。
3. 保障增长质量,实现 “利润与规模同步提升”
无机增长常伴随 “规模虚胖”—— 并购可能带来营收规模的快速扩大,但若标的企业盈利能力弱,反而会拉低整体利润率;而有机增长依托内部效率提升与客户价值深化,往往能实现 “规模与利润同步增长”。
- 案例:农夫山泉的有机增长逻辑
农夫山泉的增长路径完全依赖有机模式:
①产品端:从核心单品 “天然矿泉水”,拓展至茶饮料(东方树叶)、果汁(NFC 果汁)、功能饮料(尖叫),每一款新品均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如东方树叶抓住 “无糖茶饮” 趋势),且依托现有供应链与渠道,新品毛利率维持在 50% 以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②渠道端:通过 “经销商 + 直营” 的双层体系,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市场(覆盖超 200 万个终端网点),渠道管控能力强,单店动销率高;
②财务表现:2019-2023年,农夫山泉营收从 240 亿元增长至 315 亿元,净利润从 50 亿元增长至 72 亿元,营收与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 7.2%、9.6%,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增长质量显著优于部分依赖并购的饮料企业。
4. 增强抗周期能力,应对市场波动
经济下行期或行业危机时,依赖外部资源的无机增长企业易受资金链、政策环境影响,而具备有机增长能力的企业,因内部能力扎实、成本可控,更能抵御风险。
l 案例:美的集团的 “全价值链有机优化” 抗周
2022 年以来,家电行业面临房地产低迷、消费需求疲软的压力,部分依赖并购扩张的家电企业出现营收下滑。而美的通过有机增长策略应对:
- 效率端:推进 “T+3” 产销模式(以销定产,减少库存),数字化转型降低供应链成本(2023 年库存周转天数同比下降 12 天);
- 产品端:加大高端化投入(如 COLMO 品牌),拓展海外新兴市场(东南亚、拉美市场营收同比增长 20% 以上);
- 结果:2023 年美的营收 2957 亿元(同比增长 6.5%),净利润 245 亿元(同比增长 11.6%),在行业下行期仍实现 “逆周期增长”,核心原因便是有机增长带来的成本控制能力与市场适应能力。
三、有机增长与良性增长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 “核心实现路径”
回顾《为什么企业需要良性增长》中强调的 “良性增长 = 可持续性 + 价值创造 + 风险可控”,有机增长正是对这一逻辑的完美落地:
- 可持续性:有机增长依赖能力沉淀,而非外部资源消耗,增长具备 “长期惯性”;
- 价值创造:有机增长直接提升客户价值(更好的产品 / 服务)与企业价值(更高的利润率、更强的品牌力);
- 风险可控:有机增长规避了并购整合、政策监管(如反垄断)等外部风险,增长更稳健。
结论:有机增长是企业的 “长期生存能力”
企业的短期增长可以依赖并购、政策红利等外部因素,但长期的可持续增长,必须依托有机增长—— 它不仅是 “规模的扩张”,更是 “能力的进化”。正如华为、海底捞、农夫山泉的案例所示,有机增长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备 “自主可控的底气”“抵御风险的韧性” 和 “持续盈利的能力”,是企业实现 “良性增长” 的核心支柱,更是穿越周期、基业长青的根本保障。
上一篇:
王兴茂:南方略DSTE战略——深度洞察成就真正可行的方案
下一篇:
暂无
Top
南方略咨询公司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关注咨询
南方略咨询公司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免费领取10G系统营销培训课
前期商务联系
深圳市总部办公室:186 6430 5161
电子邮箱:
vmc@vmc.com.cn
B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