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茂:战略与执行鸿沟如何跨越?南方略咨询DSTE战略五步法,让你的战略秒变业绩!

分享到:


时间:  2025-08-26 浏览人数:  0

摘要:
  在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中,一个最常见、却最致命的断层,存在于战略规划与战略执行之间。很多企业花费巨资请咨询公司制定战略蓝图,但最终往往停留在纸面上,无法真正落地。正如卡普兰所言:“好的战略加上差的执行,几乎没有胜算。”马云也强调过:“宁愿要三流的战略加一流的执行,也不要一流的战略加三流的执行。”这背后揭示的核心问题,正是企业在战略解码环节上的长期缺失。
  
  南方略提出的 DSTE战略方法论(从战略规划到战略执行的系统方法),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顽疾而生。DSTE的最大价值,在于通过“战略解码”打通战略制定与执行之间的鸿沟,把战略从“抽象目标”转化为“可执行的任务清单”。它并不是简单地提出一个战略框架,而是通过“五步解码法”,帮助企业明确方向、聚焦重点、分解任务、设立KPI,并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名员工的年度行动计划。
  
  传统的战略往往有四大硬伤:战略只在少数高管之间达成共识;战略目标空洞,没有清晰的举措和责任;资源分配与战略脱节;缺少制度保障与跨部门协同。结果就是战略在会议室里说得头头是道,到了执行层却无人理解、无人落实。而 DSTE战略 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把“规划—解码—执行—监控”形成闭环,确保战略不仅能看得到,更能打得赢。
  
  更重要的是,DSTE战略强调 “全员共创” 与 “战场化语言”。它让战略从董事会的高深口号,转化为一线员工都能听懂、能执行的“硬仗”。比如,“提升市场份额”被具象为“Q4前拿下3个竞品垄断客户”;“全球化战略”被拆解为“今年必须攻下东南亚两个核心市场”。当战略转化为具体的战斗任务时,员工才会有方向感,企业才能真正形成合力。
  
  因此,DSTE战略不仅是一套方法论,更是一种解决战略落地难题的实战工具。它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破解战略共识断裂、行动路径模糊、资源错配失衡、制度支撑缺失和跨部门协同障碍,从根本上提升战略执行力,实现从“纸上战略”到“落地成果”的跨越。
  
  而中国十大营销咨询公司南方略DSTE战略方法论的第四个特征是“强化战略解码” 帮客户跨越企业战略规划与战略执行的鸿沟。
  
  很多管理大师都在强调执行。好的战略加上差的执行,几乎没有胜算;差的战略加上好的执行,或许可能成功。(罗伯特·卡普兰)
  
  企业家也在强调战略执行。宁愿要三流的战略加一流的执行,也不要一流的战略加三流的执行。(马云)
  
  南方略顾问团队研究发现以往企业战略执行效果不好的原因有:
  
  Ø 战略的共识不够
  
  Ø 战略举措不清楚或缺失
  
  Ø 战略资源不匹配
  
  Ø 缺少有效支撑战略实现的制度体系
  
  Ø 缺少协同
  
  南方略顾问团队同样发现导致执行不好的本质是传统战略规划与执行方法的不足:
  
  Ø 战略分析占据战略制定的核心位置
  
  Ø 一把手个人意志取代了团队智慧和集体共识
  
  Ø 高深莫测的报告阻碍了广大员工对战略的理解
  
  Ø 只见战略目标而不见战略行动和责任分解
  
  Ø 只见战略口号而不见员工承诺与团队协同
  
  Ø 中长期战略与年度战略缺少联结
  
  战略规划与战略执行一直以来是企业的难点,南方略解决这一难点的方法就是帮企业做战略规划的时候,利用“平衡记分卡”等管理工具深化战略解码的,将企业的战略规划(SP)转换为可执行了年度经营计划(BP)。
  
  南方略独创战略解码五步法如下:
  
  步骤一:明确战略方向
  
  步骤二:明确阶段性战略举措(战略重点)
  
  步骤三:明确未来一年的必赢之仗(硬仗)
  
  步骤四:导出战略KPI(如何衡量必赢之仗的绩效标准 )
  
  步骤五:围绕年度关键任务,各单位(业务单元、职能部门)制定年度行动计划
  
  战略解码的核心价值,在于精准狙击企业战略落地的 “六大传统病灶” 与 “五大执行痛点”,通过五步法构建 “规划 — 执行” 的全链路穿透能力,彻底摆脱 “只输出方案、不解决落地” 的行业顽疾。其价值可从 “问题 — 解法 — 差异” 的三维视角深度解构:
  
  一、破解 “战略共识断裂”:从 “少数人知道” 到 “全员同频”
  
  1、传统困局
  
  一把手意志主导战略(个人决策替代集体智慧)、报告晦涩难懂(员工看不懂也记不住),导致 “战略停留在会议室,执行层一脸茫然”(对应执行痛点:战略共识不够)。
  
  2、南方略的解码解法
  
  步骤一 “明确战略方向”+“共创模式”:让各部门经理、核心员工深度参与战略推导(如研发部提出技术瓶颈,销售部反馈市场真实竞争),将 “一把手想法” 转化为 “团队共识”;
  
  步骤三 “必赢之仗” 用 “战场语言” 替代 “专业术语”:把 “提升市场份额” 具象为 “Q4 前啃下 3 个竞品垄断的标杆客户”,让基层员工秒懂 “我们要打什么仗”,彻底消除 “高深报告” 的传播壁垒。
  
  二、破解 “行动路径模糊”:从 “喊口号” 到 “列清单”
  
  1、传统困局
  
  只见 “战略目标”(如 “成为行业领导者”),不见 “具体动作”,执行层 “不知从何下手”(对应执行痛点:战略举措不清楚或缺失;传统不足:只见目标不见行动分解)。
  
  2、南方略的解码解法
  
  步骤二 “阶段性战略举措” 拆解 “中场战术”:将 “3 年全球化” 拆解为 “2024 年完成东南亚 2 个核心市场准入”“2025 年建立区域仓储中心”,让中期行动有章可循;
  
  步骤五 “年度行动计划” 细化 “单兵动作”:如 “东南亚市场准入” 进一步拆解为 “法务部 3 月前完成当地合规认证”“销售部 6 月前签约 2 家本地经销商”,每个动作明确 “谁来做、何时完、标准是什么”,让战略从 “口号” 变成 “可打卡的任务清单”。
  
  三、破解 “资源错配失衡”:从 “盲目投入” 到 “精准投放”
  
  1、传统困局
  
  中长期战略与年度计划脱节(如 3 年战略要 “研发创新”,但当年预算仍倾斜给成熟业务),资源跟着 “惯性” 走而非 “战略” 走(对应执行痛点:战略资源不匹配;传统不足:长短期缺少联结)。
  
  2、南方略的解码解法
  
  步骤三 “必赢之仗” 锁定 “资源优先级”:明确 “年度 80% 研发预算投向核心技术硬仗”,避免资源分散;
  
  步骤四 “战略 KPI” 绑定资源考核:如 “新产品研发” 硬仗的 KPI 包含 “研发投入转化率”(每 1 元投入产生多少专利 / 新品),倒逼资源向战略价值最高的领域集中,杜绝 “为投入而投入” 的无效消耗。
  
  四、破解 “制度支撑缺失”:从 “靠自觉” 到 “靠体系”
  
  1、传统困局
  
  战略落地依赖 “个人觉悟”,缺少配套考核、协同机制(如销售要 “高端化”,但考核仍看 “销量”),执行缺乏 “制度硬约束”(对应执行痛点:缺少有效支撑制度体系)。
  
  2、南方略的解码解法
  
  步骤四:“战略 KPI” 重构考核体系:将 “必赢之仗” 指标纳入部门 KPI 核心权重(如 “高端产品占比” 在销售部考核中占比提至 50%),让 “做战略事” 与 “得绩效分” 直接挂钩;
  
  步骤五:“行动计划” 配套协同机制:针对 “跨部门任务”(如 “新品上市” 需研发、生产、市场联动),设立 “周度联席会” 制度,用流程保障 “信息不脱节、责任不甩锅”。
  
  五、破解 “协同各自为战”:从 “部门墙” 到 “一盘棋”
  
  1、传统困局
  
  部门只盯着 “小目标”(如生产部追求 “降本” 而牺牲质量,销售部为 “冲量” 放松客户筛选),缺少 “战略级协同”(对应执行痛点:缺少协同;传统不足:不见团队协同)。
  
  2、南方略的解码解法
  
  步骤二 “战略举措” 明确 “协同规则”:如 “供应链优化” 举措中,规定 “采购部降本不得影响原材料品质(需研发部背书)”“生产部提效不得延长交货周期(需销售部确认)”;
  
  步骤五 “行动计划” 签署 “协同承诺书”:让各部门负责人共同确认 “跨部门任务的交付标准与连带责任”(如 “市场部未按时完成推广,销售部可申请考核豁免”),用 “利益绑定” 打破部门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