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茂:十五五战略规划,民企岂能缺席?民企如何用战略思维构建“反脆弱”体质?

分享到:


时间:  2025-08-07 浏览人数:  0

摘要:
  国有企业在国家政策要求下纷纷开展十五五战略规划,但民营企业开展十五五战略规划的比较少。但是根据多年来服务民营企业的实践经验,南方略认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更应该提高战略思维意识做好战略规划
  
  因为国有企业有国家政策指引和国有资本兜底,加上国企还有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监督,而民营企业只能靠自己的市场敏锐度,靠老板个人的领导力了。今天我们专门聊聊,为什么民营企业家需要提高战略思维,民营企业需要做好战略规划
  
  民营企业对战略思维的需求,本质上源于其生存与发展的 “特殊性”—— 相比资源禀赋更稳定、抗风险缓冲更强的企业(如部分国企),民企的每一步决策都更依赖市场逻辑,容错率更低,且需要在复杂变量中找到 “可持续的生存路径”。这种特殊性,使得战略思维对民企而言不仅是 “发展选项”,更是 “生存刚需”。具体可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
  
  一、资源有限性下的“精准投入”需求:战略思维是“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前提
  
  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源约束:资金少、人才储备弱、渠道话语权有限。如果缺乏战略思维,很容易陷入 “盲目扩张” 或 “随波逐流” 的陷阱 —— 比如看到某个行业热门就跟风投入,结果分散资源;或在多个业务线平均用力,最终没有一个能形成竞争力。
  
  战略思维的核心之一,是 “取舍”:明确 “做什么、不做什么”,在有限资源中聚焦核心赛道(比如专注细分市场、深耕某类技术)。例如,浙江许多中小型制造企业,凭借 “聚焦一个零件做到行业前三” 的战略,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 —— 这正是用战略思维规避 “资源分散陷阱” 的典型。
  
  二、市场竞争的 “残酷性” 倒逼:战略思维是 “建立护城河” 的关键
  
  民营企业身处充分竞争的市场,尤其是在中下游产业,同质化竞争激烈(比如传统制造业、零售业)。若没有战略思维,很容易陷入 “价格战”“渠道战” 的低水平内卷,最终利润被压缩至生存边缘。
  
  战略思维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找到 “差异化优势”:是靠技术壁垒(如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的核心技术)、还是靠模式创新(如社区团购对传统零售的重构)、或是靠成本控制(如通过供应链整合降低边际成本)?这些 “差异化” 的背后,都是战略选择的结果。没有战略思维的企业,往往只能被动跟随,最终在竞争中被淘汰。
  
  三、 应对环境波动的 “灵活性” 基础:战略思维是 “变与不变” 的平衡器
  
  民营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敏感度更高:宏观经济周期、政策调整、技术变革(如数字化)、消费趋势变化等,都可能直接冲击其生存。比如,疫情期间,有的餐饮企业因缺乏战略预判,固守线下门店而倒闭;而有的则凭借 “线上外卖 + 预制菜” 的战略调整,反而实现增长。
  
  战略思维不是 “一成不变的计划”,而是 “动态的系统判断”:既要有对长期趋势的锚定(如 “消费升级”“绿色转型”),也要有对短期波动的预案(如现金流储备、业务线备份)。它能帮助企业在 “变” 中抓住确定性 —— 比如明确 “无论环境如何变,我们的核心是满足用户某类需求”,再围绕这个核心调整手段,而非被短期波动带偏方向。
  
  四、长期发展的 “路径依赖” 规避:战略思维是 “跳出周期陷阱” 的保障
  
  许多民营企业在初期靠 “机会驱动” 成功(比如抓住某个政策红利、某个市场空白),但如果长期依赖 “机会主义” 而缺乏战略思维,很容易陷入 “周期陷阱”—— 经济上行期扩张过快,下行期又因缺乏抗周期业务而崩盘;或因创始人 “一言堂”,在行业变革时错过转型窗口(如部分传统企业拒绝数字化,最终被时代淘汰)。
  
  战略思维的价值,在于 “打破路径依赖”:通过对行业周期、技术趋势、政策导向的系统分析,提前布局长期能力(如研发投入、组织管理升级、品牌沉淀)。例如,华为早年在通信设备领域 “饱和攻击” 研发,老干妈几十年专注 “一瓶辣酱” 的品质,都是用战略思维锚定长期价值,从而穿越多个经济周期。
  
  五、抗风险能力的 “底层支撑”:战略思维是 “提前筑堤” 的工具
  
  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如融资渠道窄、供应链话语权低),一次突发危机(如资金链断裂、核心客户流失)就可能致命。战略思维能帮助企业建立 “风险预警与缓冲机制”:比如通过战略分析预判 “依赖单一客户的风险”,提前拓展客户群;或预判 “原材料涨价风险”,提前锁定长期供应链协议。
  
  简单说,没有战略思维的企业,往往是 “危机来了才反应”;有战略思维的企业,则是 “在危机来之前就准备好应对方案”—— 这种 “提前筑堤” 的能力,对容错率低的民企而言,直接关系到生死。
  
  综上,民营企业的 “资源有限性”“竞争残酷性”“环境敏感性”,决定了它们比其他类型企业更需要战略思维。战略思维不是 “高大上的理论”,而是民企在复杂市场中 “活下去、活得久、活得好” 的 “生存算法”—— 它能帮企业在混乱中找方向,在诱惑中做取舍,在波动中守根基。
  
  南方略助中国品牌站在世界中央!帮助国企、民企做好十五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