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管理资料,营销资讯集锦。
营销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资讯
李泽楷因放弃腾讯错失世界首富机会
发布时间:2013-11-4 14:33:28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中国企业家 摘自:
  

  他如今没有尝试着继续破坏秩序,反倒成为了秩序的构建者。
  腾讯成为香港股市股王,近期股价极可能冲破450港元关卡,有一位香港“富二代”,心中肯定懊悔不已,他就是46岁的电讯盈科集团董事长、被港人昵称为“小超人”的李泽楷。这些年,他为父亲李嘉诚生了三个孙子,如今仍不受婚姻束缚。
  李泽楷
  懊悔?因为李泽楷这一生最“失败”的投资案,肯定就是腾讯了。李泽楷曾经在1999年投入220万美元资金、持有腾讯两成股权,这也是腾讯当年创业维艰时获得的最重要的一笔风险投资。但隔不到两年,李泽楷就将此股权以1260万美元卖给南非的MIH控股集团。
  虽然李泽楷得到了超过五倍的报酬,但如果到今天李泽楷手上仍持有腾讯两成股权,比起创始人马化腾的一成股权还多上一倍的话,李泽楷如今肯定是华人首富了。真是这样的话,他不仅能真正走出李嘉诚的影子,更掌握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至高无上的权柄。
  2012年5月,李嘉诚正式宣布分家,让长子李泽钜接班和黄集团,而李泽楷则获得超过300亿港元现金。根据《Forbes》的估计,李泽楷截至2012年底的个人资产在香港最富有的50人中,排行第28位。
  虽然李泽楷以前从来没有对腾讯的投资发表过感想,但最近他公开谈到了这十多年来的失误和教训,他笑着说:“我觉得我很多时候还是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而且从良好的机会中学到的东西不够,好多东西都是从错误中才能学到的。”
  在香港这座没有太多创新性格的城市中,给人叛逆形象的李泽楷,就像是个总是创造奇迹的小王子,象征了香港年轻世代的颠覆能力。就在20年前年仅26岁时,他就以10亿美元价格把Star TV卖给了新闻集团,成了与默多克平起平坐的国际媒体大亨。这消息无疑是撼动人心的。
  美国《WIRED》杂志当时曾经评论:或许历史会证明李泽楷是21世纪亚洲最富颠覆性影响力的人,一个真正的人民革命煽动者——如同列宁、毛泽东以及其他许多亚洲民众的失败的解放者。
  直到1999年,他争取得到香港政府的“数码港”大计划,企图把香港打造成除全球金融中心、贸易重镇之外崭新的高科技城市。十多年过去了,这个科技大梦仍然没有实现,我们看到的李泽楷,也越来越保守了。
  他旗下的PCCW,虽然仍是香港最大的运营商,但其实只是创造现金流量的机器,虽然光纤铺进了香港多数家庭,但这只是高科技中的“保守行业”。从Web 2.0到社交网站,从网络游戏到APP软件,我们都看不到李泽楷太多的身影,他好像消失了,自己把自己“高科技创业家”的标签撕掉了。
  去年他大手笔投入保险市场,以21.4亿港元收购ING港澳泰保险业务。更早时他分拆地产业务,借东方燃气上市,改名盈科大衍地产发展。不论是收购、借壳、分拆,这些都是香港企业家的传统套路,李泽楷好像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了。
  李泽楷如今没有尝试着继续破坏秩序,反倒成为了秩序的构建者。不论是收购《信报》,成立宽带电视网NOW与无线电视(TVB)分庭抗礼,或者是在金融行业布局保险公司,他都“转型”成为符合香港意义的商业人物,扬弃了他自己的颠覆形象。
  更不用说,在与梁洛施非婚生子后,当了爸爸的李泽楷为了躲避狗仔队,避免成为两岸三地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几乎不出席公开场合了。大家也更难听到他的真正心声:无论是对父亲李嘉诚,对家庭或者是对生意。
  当上父亲这个角色,也真的改变了李泽楷。现在他最常挂在嘴上的是“sustainability”(可持续性)这个英文单词,不论是对客户的可持续性、对员工的可持续性、对股东的可持续性,我们都看到了,李泽楷确实已经不再是李泽楷了。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南方略论坛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张小姐
粤ICP备05055079号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