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专家为您分析快消品营销环境以及应对策略。
消费品营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消费品营销
盘点乳业半年报 蒙牛、伊利、光明复苏稳固
发布时间:2010-9-9 14:38:01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吕静莲 摘自:
  

  截至上周,蒙牛、伊利、光明三大巨头半年成绩单全部出炉,三元、新希望、澳优、飞鹤、皇氏、圣元财报系数亮相。看数字说话,国内乳业的市场复苏已是事实,但普降的利润率显然让原奶价格成为行业焦点。在蒙牛伊利如去年同期一样陷入两强相争互不相让的局面之时,三元和飞鹤的经营景况更加令人忧虑,前者戴帽的阴影挥之不去,后者或可能因与投行的对赌而跌入类似太子奶的命运。


  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按惯例,乳业消费下半年比上半年将有30%左右的提升,将为企业带来高利润的增长。但8月初圣元“激素门”让国内乳业再度陷入信任危机,8月底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办再度通报,查封青海124吨、河北山西天津的103吨三聚氰胺乳粉之后,本月雅士利又陷入“回溶粉”的传闻,多灾多难的国内乳业在时隔三年之后,仍在期待一次真正的安然复苏。


  蒙牛利润率为光明三倍


  伊利、蒙牛上周相继发布半年报,前者主营业务收入146.93亿元,同比增长20 .27%,净利润3 .45亿元,同比增长35.58%.后者实现营业收入144.34亿元,同比增长19.31%,净利润6.19亿元,同比下降6.5%.而光明的半年成绩单则显示,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3.3亿和610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2.4%、34.7%.


  从纯营收来看,伊利超过蒙牛拔得上半年头筹,但这已并非伊利第一次在中场获胜。2009年的半年报中,伊利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 .17亿,净利润2.54亿,蒙牛营收略逊,达120.97亿,净利润6.6亿。伊利在三季度报时还预测,自己将成为年度冠军,谁想到了岁末,因港股未发布季报的蒙牛忽然发狠,最终实现营收257 .105亿,净利润11 .158亿,大大超过伊利的243.24亿和6.48亿。


  而从净利润率来看,三大乳业巨头的状况仍悬殊,蒙牛约在4.3%,而伊利和光明虽然均有超过三成的增长,但仍分别只有2.3%和1.4%.对于净利润的下滑,蒙牛方面表示是由于原料奶、白糖等原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且其奶源70%以上来自于自建生态牧场,牧场奶源相比散奶成本高,投资大且回收期长,因此相比其他企业原料成本更高。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蒙牛在内蒙古通辽投资4亿建立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在宁夏银川投资7.5亿建设万头牧场和有机液奶样板工厂,应是这几笔较大金额投入使之净利润略有下跌。而迄今已在全国参股、建设超大型万头牧场13座的蒙牛称,将继续投入数十亿建设20-30座超大型牧场,进一步优化牧场奶源占原奶供应总量70%的现状。


  从投行的分析来看,几乎一致性地看好两大乳业巨头的中报。中银国际指蒙牛2009-2012年间盈利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24.5%,预计今年销售收入有望实现高达两位数增长,因此将评级由卖出上调为买入。摩根士丹利维持其买入评级,称7月以来原奶成本下降,因此三季度平均成本将低于二季度。申银万国也认为,奶牛饲料中的玉米价格8月晚期停止了狂涨,后市会稳定在每公斤3块,可极大缓解蒙牛的成本压力。而光大证券则认为,伊利中报业绩大幅超预期,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3 .2个百分点至24.46%,“伊利毛利率水平由于产品结构差异高于蒙牛,但盈利能力低于蒙牛的主因一直是费用率较高,费用率下降显示盈利能力提升的时点可能会提前。”


  记者了解到,蒙牛和伊利正在产品结构上角力,蒙牛的液态奶在总业务中占86.4%,同比增长21.1%,其中特仑苏、新养道珍养牛奶、未来星儿童奶等高端产品使之比伊利占据更多优势。以冠益乳为代表的酸奶也贡献了12.952亿的收入,成为拉动其营收的又一匹黑马。而伊利则在中高端奶粉业务上胜于蒙牛,奶粉及奶制品上半年营收24.55亿元,增长15.8%.且其正在液态奶方面加力。


  飞鹤命悬对赌协议


  一线乳企营收均有所增长,而二线乳企则显得喜忧参半。新希望的乳品营收7 .9亿,稳步增长2.22%;小盘子的皇氏营收和净利润则分别为1.82亿和2971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6.7%和45.2%,预计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7.5%和36.2%.此前备受“激素门”困扰的圣元截至6月30日的2011一季度财报则更为瞩目,单季度销售额8380万美元,同比增加77%,净利润101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则亏损990万美元。因此在一度重跌近4成之后,曾大幅反弹16%以上。


  不过刚刚公布业绩的澳优则不那么乐观,上半年营收2.95亿,同比减少8.23%;净利润5965万元,同比下降8.46%.从其产品结构看,能力多及能力多有机系列正成为澳优的主打产品,分别占整体收益的44.8%和13.34%,往年其最高销售份额的优选系列则大幅减少35.6%.辉立证券和中银国际均称,广告宣传费用增加了2653.7万元,业绩却出现下滑,令人失望。


  曾为二线乳企领军人物的三元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13.6%,亏损5160万元,同比下降262.9%.其中三元母公司首都农业集团接手的三鹿部分破产资产———河北三元营收2.9亿,亏损高达6630.1万,三元方面称,原辅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之外,整合期产品铺市和市场推广投入较大也是亏损主因。分析人士指,若今年三元继续亏损,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为负值,就要冠以ST,明年会不会戴帽就要看今年能否止亏。


  而另一个让人忧虑的乳企是此前发布季报的美股上市公司飞鹤,其二季度巨亏2057万美元,大大弱于去年同期的净利润760万美元。今年3月,飞鹤董事长冷友斌曾以2 0 .6 9到20.88美元之间的价格买入4.789万股飞鹤普通股,交易完成后其持有895万股,约占发行在外总股本的41%,表示出对自己公司远景的信心。但让飞鹤的股东更没信心的是,8月底,飞鹤董事兼副总裁刘生辉则分别以6.9美元和6.492美元减持2000股和6.84万股,套现45.78万美元,减持幅度达25%,目前只持有飞鹤20万股。


  从去年8月以30美元每股的价格向红杉资本增发210万股到现在,飞鹤股价从最高的40多美元一路下滑,市值已经挥发约77%,不禁让业内担心此前双方的对赌协议。去年其每股收益仅为1.2美元,远未达到协议中3美元的目标。而今年上半年其每股收益为-0.67美元,除非接下来的两个季度发生奇迹,否则要达到此前协议规定的每股收益4.43美元,实在是不太可能。届时,飞鹤将重演太子奶的悲剧,要向红杉再次增发最多不超过52.5万股,若2011年8月平均收盘价低于39美元,红杉还有权要求飞鹤将这部分股份全部赎回,2009年到2010年未达盈利目标,回购价必须是原始认购价格的130%,即7800万美元。而眼下的飞鹤,市值已经沦落到只有1.5亿美元,手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只有1270万美元,股份回购的未来着实让人担忧。


  链接


  政府扶持对乳企复苏很重要


  伊利上半年获得的政府补助高达9710万元,包括税费返还6569万元和财政拨款314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41%和147%.而光明方面也提到政府补助增加、资产处置损失减少以及所得税返还对盈利的提升,因此尽管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6%,净利润却获得高达35%的增长。就连皇氏也特别提到,尽管原奶价格上涨吞噬毛利率,但政府补贴增加提升盈利。然而,届时黑龙江政府会否像湖南株洲那样,出手挽救飞鹤,则是业界无法预料的。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