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过去三年中国最牛逼的商业创新模式:摩拜单车,为什么能让风投追着给钱?
发布时间:2017-2-15 15:09:34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来源:格隆汇 摘自:
  

一、


一个风投界的经典故事:土豪海选女友,给三个候选对象各一百元,让她们用最少的钱,把一个空的房间填满。第一个女生买了很多棉花,勉强装了房间的二分之以。第二个女生买了很多气球,装了房间的三分之二。第三个女生冰雪聪明,她花少少的钱买了很多蜡烛,温暖的烛光瞬间照亮了整个房间。


土豪最后选了胸大的那一个。


相亲时,男人会和你谈情怀,谈人生,谈理想,但他最看重的,实际是胸。我是做风投的,我见过的创业者也不少了,我也会和他们谈情怀与社会价值,谈创始人人品,谈团队构成,但最后决定投与不投的时候,我其实只看一点:商业模式。


中国人穷怕了,也被束缚太久了,所以一旦环境许可,万众创业的激情就难以遏制地在神州大地上肆意疯长,但绝大多数创业者其实并没有想清楚他的商业模式,所以大多数人的青春其实只是被荷尔蒙以及发财梦所蒙蔽和牵引,被白白浪费在了艰险的创业路上。


商业模式实际是一个链状的体系,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创新,至少要想明白如下5个核心问题:


1、你准备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解决什么需求?换而言之,你的目标用户群体是谁?刚需,还是改善性的?高频需求,还是低频?


2、这个需求的市场是否足够大?如果是个小市场,那就不是创业,是糊口;


3、你的模式,会动谁的奶酪?换句话说,你的潜在敌人,块头有多大?这决定了你创业的摩擦系数与阻力,也决定了你最终能走多远;


4、你的模式,是否不容易被复制,被抄袭?


5、盈利模式——这是最、最、最重要的。简单说,你的商业模式,怎么赚到钱?任何不考虑赚钱的商业模式,都是耍流氓。但如果你耍流氓(当然吧,不能违法)就能解决赚钱问题,我不会在意你是流氓还是君子。如果我问一个创业者他的盈利模式,如果回答是我还没考虑这事,我现在就考虑烧钱做用户,抓流量,我对他都会保持足够的敬意,以及足够的距离;


最牛掰的创新,无疑是技术创新。但中国人创业,喜欢投机取巧,耐不得寂寞,不舍得技术研发投入,也不愿等,所以99%都只是单纯的商业模式创新——大家的创业,比拼的实际就是商业模式。


所以,在地产界有句名言:房子,除了地段,还是地段。在中国风投界也有这么一句经验总结:项目,除了商业模式,还是商业模式。


 


二、


在我做风投的这十几年里,我见过无数聪明的商业模式创新,很多都令人眼前一亮,但令人拍案叫绝的,则寥寥无几。


无它,就是因为没有几个模式把以上5点都回答好了。一般而言,能回答123的,就是一个还算不错的项目了。能回答1234的,就是上品项目了。能把12345同时回答的,就可以冠之以“最牛逼”三个字了,是极品项目。


如果要选中国过去7年最牛掰的创新商业模式,我会倾向于雷军的小米。他是第一个用硬件做互联网的,以几乎不赚钱的倾销价格获取用户(羊群),打造生态,然后去寻找“猪”来买单——也即雷军的名言:羊毛出在猪身上。


毫无疑问,智能手机市场足够大,价格敏感的屌丝用户也足够多,但,雷军的商业模式核心仍然只是一个单纯的营销模式创新,他会触动手机生产商与销售渠道的双重利益,断难持久。一旦其他厂商在渠道改革上跟进(比如VIVOOPPO),甚至是用技术创新来比拼(比如华为),而你的生态与“猪”都还没来得及找好,下坡路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为何小米开始被迫扩展产品品类(诸如小米手环、小米电视等),继续挖硬件,而不是挖ARPU值的原因。


换句话说,雷军完美回答了上述123三个问题,4回答了一半,5没有答案。所以,小米这个项目,远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好。


如果要选中国过去5年最牛掰的创新商业模式,我把票投给滴滴。出行的难易,几乎关乎所有人,市场足够大,而且绝对的高频,同时因为前期要烧大量的钱来圈用户,不是足够有钱的人,也无法去做这种创新。


但,它的瑕疵也是明显的:触动了几乎所有商务乘用车链条上人(诸如出租、公交、相关主管机关等)的利益,而这个链条上的人,属于社会天然会给以同情的所谓“弱势群体”,最关键,他们是有组织的,不是散杂的个体。组织要反弹,力量是不容小觑的。而且,烧完钱后,在可预见时间内,滴滴看不到该如何赚钱。盈利模式一直不清,这是滴滴商业模式最大的硬伤。


换句话说,滴滴完美回答了上述124三个问题,3回答了部分,5没有答案。


所以,滴滴这个项目或许是好项目,但肯定不是“最牛逼”的项目。个中五味,投钱进去的人,自己才会体会到。


如果要选中国过去3年最牛掰的创新商业模式,毫无疑问,是以摩拜、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而且,我愿意对它冠以“最牛逼”三个字。


 


三、


共享单车这个商业模式创新,很类似其中的代表公司摩拜——真的令人顶礼膜拜,拍案叫绝。


ofo是最早成立的共享单车公司,2014年由来自北大的590后创始人创立,20156月,ofo共享计划推出,在北大成功获得2000辆共享单车,12月,ofo日订单接近2万单。金沙江创投合伙人罗斌到北京大学办事,看到路上很多辆小黄车闪过,他意识到这是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抓住了学生的刚需,并且是高频次的,于是便有了2016年春节后的A轮融资。


摩拜单车则是一开始便有资本的身影,10年汽车记者背景的创始人胡玮炜只是一个普通白领,2014年的一天,一个在奔驰中国设计中心工作的朋友告诉胡玮炜,未来的个性出行工具会有一波革新潮流,蔚来汽车的董事长李斌问她,有没有想过做共享出行项目,后来又与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进行过探讨。胡玮炜一开始就有这些投资人的支持,并邀请从优步上海总经理离职的王晓峰担任摩拜的CEO


两者都发展迅速,从下表的融资数量与估值可见一斑:


“共享单车”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几乎一夜之间,各种小黄车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诸多城市街头,是因为这个商业模式,几乎完美回答了我上面提出的5大核心要件。


首先,短距离出行是绝对的刚需,特别是日渐拥挤的大城市和高峰期,一直都是巨大痛点,公交、地铁、出租、私车都无法解决,而过往一些城市(比如上海)尝试的“公共自行车”,由于各区ZF各自为政,投入主体不清,自行车投放不足,还车困难等一些列问题,最后几乎都无疾而终。


摩拜为代表的“共享单车”,由公司投放车辆,打开手机APP就能查看附近的车辆,看到有合适的还可以提前预约,不用停车桩,不用办卡,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开锁,不用的时候停在任意合法非机动车停车点即可,半小时收费一元,用车成本低到可以忽略,而且简单方便易用,几乎彻底、完美解决了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困扰。


其次,市场巨大。截至201612月,我国“网络预约专车”用户规模为1.68亿,比2016年上半年增加4616万,增长率为37.9%,共享单车的潜在用户规模,无论如何不会少于这个。哪怕你是一个丝毫不在意出行成本的土豪,一旦你体验过月朋友吃饭,开个私家车从东城到西城需要三个小时,然后再花一个小时找停车位的痛苦,你就知道绝大多数时候,宁可地铁,出地铁站后骑摩拜单车到饭馆路边,把车一扔,是多么痛快和潇洒。所以,你几乎可以把所有城市上班一族都视作目标群体;


第三,这玩意几乎没有触动任何旧世界哪个“土豪”的利益,摩的除外——而摩的几乎是所有城市清缴的对象。而且,摩的全是“地下党”,没有一个组织,完全不成气候。


最后,也是最最令人“膜拜”的,是“共享单车”从一开始就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押金。想明白了这一点,你不得不对想出这个模式的人由衷赞服。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是通过分时租赁来部分变现,通过收取押金来回收资金,实现现金流并进行扩张:


分时租赁那个钱,其实一点不重要,无论是摩拜,还是ofo,我相信他们心里都门清:哪怕有一亿用户,每天用一小时,也就1个亿的收入,为此却需要面对超过1千万辆自行车的投放与硬件损耗,再加上其他管理费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其短途特点,及对标公交和传统“公共自行车”,其定价上浮空间有限,所以,他们压根就没指望通过一小时1元的租赁费来赚钱。


通过什么?


押金——这是一个无比天才的创新。


在你屁股跨上单车的前,无论是摩拜,还是ofo,你都必须把你的电话号码、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要实名认证)都发送过去,同时,你还得提交299元(摩拜)或者99元(ofo)的押金。


对任何一个互联网企业儿来说,能通过长期运营获得用户注册,以及一个电话,已经是天大的幸福。“共享单车”的玩法,等于泡妞,第一次见面,就拿到了对方的所有身份信息与电话,——这是对用户无比苛刻的要求,很多隐私意愿强烈的用户一定是抵制的,但“共享单车”用解决痛点的需求一次性实现了。


最关键的,还让用户掏了钱包——这是所有商业模式最后的一个环节,也是最梦寐以求的环节。


之所以说这是个天才的创新,是因为299的押金:


1、可以退,所以多数人不会抵制缴纳这笔钱;


2、可以退,但公司不会自动退,多数人也不会主动要求退,因为下次用车还得缴,其结果就是大量资金沉淀在公司,等于无偿占用;


3、押金不能动用,不能用作租赁车费的支持。这等于这笔钱只会增加,永远不会减少;


4、由于一份押金对应一个注册用户,而非一辆车,这意味着投放一辆车,能锁定远超过1个用户。摩拜目前是一辆车锁定8人,等于投放一辆车,获得2400元(300*8)的“存款”。


从这个意义上,摩拜投放的每辆单车,都类似一个储蓄所。中国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是农业银行,在全国有超过2.4万家分支机构,3万台自动柜员机。而2017123日,富士康成为摩拜新的战略投资者。此次合作,将会有望大幅提高摩拜单车产量,每年总产能预计将能超过1000万辆——而每一辆单车,都是一个移动储蓄点。


仅以1000万辆投放为假设,每辆车锁定8人,每人300元押金,沉淀总额资金将达240亿——这是最经典的互联网金融的玩法。


不去着眼解决盈利,而是解决现金流,不出售硬件而通过收取押金来弥补现金流,减少了一般互联网企业为培育用户而通过海量补贴产生的现金支出,这是相当高明的一步。


唯有4略有瑕疵,但无伤大雅因为,最关键的盈利模式问题,从一开始,就得到了解决——这符合“最牛逼”模式的定义。


 


四、


最后的一个问题是:“共享单车”这个商业模式,能走多远?


或者说,还有哪些问题?


问题仍然存在,简而述知:


1、当前的硬件成本偏高


降低“储蓄所”的开办成本是未来这个模式能否成功的重中之重。ofo的单车成本较低,因此收取的押金也较低,但摩拜的单车成本要高出数倍。ofo与摩拜在单车成本上的差异体现在下表中。摩拜的运动版价格昂贵,由于是自有工厂生产,特别是采用无链条传动结构,大大增加了单车的重量和成本。


2、难骑、难找问题


公司为了减少返修率,设计的车辆必然没有正常自行车好骑,体验会差不少。而用户为了方便自己使用,就必然违停,甚至藏车。但这些都属于甜蜜的烦恼,不难解决;


3、蓄意破坏问题


至少摩的司机对这些车会有“深仇大恨”,但如前文所说,这个问题不大;


4、竞争对手问题。


无论是摩拜,还是其他,其实都刚刚起步。“共享单车”商业模式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可复制性太强,门槛不高。摩拜等先行者必须全力加速奔跑,圈地第一;


5、政策支持问题。


表面看“共享单车”并未触动太多人利益,而且还有绿色出行的环保概念,但一旦成气候,抢(停放)空间,抢(行使)道路,都几乎是必然的。从这个意义上,“共享单车”其实是动的整个机动车的奶酪,被利益团体乃至行政打压,完全是可能的,必须高度重视。


当今浮躁的中国,出现一个令人兴奋的商业模式不容易,真心祝“共享单车”能一路走好。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