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方便面卖不好,可能要怪网络外卖
发布时间:2016-9-20 11:43:19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腾讯科技 摘自:
  

北京青年报 9 17 日消息,网络外卖的兴起对方便面形成了直接的冲击,二者的消费人群高度贴合。很多原来宅在家里靠方便面度日的年轻人正是网络消费的主力军,随手一点、网上支付就可能等来一顿美食,这个过程甚至比泡方便面还简单。更关键的是,网络送餐在口味、饭菜量上显然都要远胜过方便面。


对于老牌方便面巨头 " 康师傅 " 而言,这段日子有些丢面子。上月末,康师傅交出了今年上半年销售额与净利润双降的业绩答卷,其中康师傅今年第二季度的利润更是创下了 10 年来的单季最大跌幅。紧接着,从 9 5 日开始,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康师傅控股被剔除出恒生指数成份股。


康师傅是 2011 年年底入选恒指成份股的,而康师傅的故事表现也大致以 2011 年作为分界点—— 2011 年之前的 10 年时间里,康师傅股价涨幅超过 20 倍,成为港股最富成长性的消费类龙头公司。但从 2012 年开始,康师傅的利润开始持续下滑。有统计资料显示,从 2014 年开始,康师傅的股价几乎每个季度都在下跌,2014 年和 2015 年其复权股价分别下跌 20.13% 36.59%。从去年 10 月份至今的一年时间里,康师傅股价从 13 港元一路跌至现在 8.93 港元,跌幅超过三成。而这还是近一个月以来其股价出现反弹后的表现,今年 6 月份康师傅股价曾跌至 6.4 港元,创下了近八九年来的新低。这期间康师傅的股票市值也从最高时的 1400 多亿港元跌至如今的 400 亿港元,账面蒸发近千亿。


市场


我国方便面产业连续四年下滑


康师傅是中国市场最大的方便面品牌,销售额超过了其他所有品牌之和;同时方便面也是康师傅的最重要业务,集团内的收入占比达到 40%。因此有人评论,康师傅的业绩表现其实也正是方便面市场从兴盛转向衰落的历程。与康师傅缠斗了多年的统一,虽然今年上半年的方便面业绩好些,但之前也经历了多年的巨额亏损。尼尔森统计数据显示,康师傅和统一的市场占有率多年来均保持在 50% 20% 上下的样子,两家占据了中国方便面市场七成以上份额,而且行业两强格局常年稳定。但从去年开始,康师傅、统一在财报中都不断揭示中国方便面市场衰退带来的风险。


单从两家的方便面业务来看,康师傅上半年方便面收入为 15.42 亿美元,同比下滑了 13.95%。由于方便面是康师傅的最主要业务,收入占比达到 36.79%,因此方便面业务的下滑也直接导致了公司整体报表的业绩萎缩。而且在销售衰退的同时,方便面原材料价格还出现了上升,使其毛利率也出现下降,但由于同时提高了广告投入,康师傅方便面上半年净利润出现腰斩,下滑幅度超过六成。


两家巨头的日子折射出了整个中国方便面市场的现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上周举行的中国方便食品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方便面产业已是连续第四年下滑,而且调整还在继续。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内地方便面总产量 362.49 亿份,较上年下跌 8.54%;销售额 490.91 亿元,较上年下跌 6.75%。而这种调整在今年前 8 个月仍在继续,依然未能止跌回升。根据对全国 22 家方便面企业的统计,有 9 家都出现销售下跌,多个品牌已经开始调整经营方向。


有分析报告指出,方便面市场连续数年出现衰退,一方面与人们产品品质、口味的一成不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替代品出现有直接关系。但归根结底仍在于行业创新严重滞后,二三十年来方便面在形式、口味上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动," 人们看也看腻了,就别说吃了!"


应对


高端化没能救方便面的命


" 方便面在产品创新方面不足已逼迫消费者逐步转向其他食品,与此同时,网络送餐行业的迅速崛起对方便面市场也冲击巨大,尤其是康师傅、统一所在的一线中心城市,网络送餐业务越来越发达,消费者通过很便利的方式就可以满足日常的餐饮需求,因此方便面充饥的功能被稀释。" 有行业咨询人士这样分析方便面眼下面临的困局。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实方便面企业也在努力寻找突围模式,但最终都似乎遇到了瓶颈。首先,面对市场被蚕食,各大型方便面巨头都在提升方便面档次上做着尝试,希望实现产品的高端化,希望以此摆脱方便面是 " 廉价食品 " 的定位,一方面能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能适应人们的口味提升。康师傅就多次对旗下方便面在配料、汤头、包装等方面进行升级。今年春节后,康师傅推出了高汤熬制浓重口味的 " 黑白胡椒 " 系列品种。同时,针对城市白领还推出了 " 汤大师 " 高端杯面。这些产品使方便面单价提升到 4.5 元以上的档次。统一也针锋相对地大力布局中高端方便面市场,仅上半年就先后推出了 " 都会小馆 "" 相伴一城 " " 满汉宴 " 三个新品牌,通过不同品牌和价位布局不同消费人群。其中 " 满汉宴 " 纯打高端市场,价格竟然定在了 29.9 元,希望能真正成为代餐品。


但事实上,方便面企业这种升级提价策略的成效也面临考验。康师傅曾在去年第四季度进行了产品的升级提价,但立即导致了销售渠道商的观望,销量明显下滑。根据康师傅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一时期方便面销量的下滑直接导致去年方便面事业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 23.99%,跌至 2.74 亿美元。


而这一局面一直延续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康师傅方面坦言,经过持续沟通,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衰退幅度已经有所缩小。一季度康师傅方便面业务利润下跌幅度缩小至 15.82%。但因其间销售不佳以及阶段性产品结构的调整,反而导致了方便面毛利率还同比有所下降。再加上期间大幅提高了广告投入,使得今年一季度方便面净利润同比下滑了 48.34%,仅为 4866 万美元。


而定价将近 30 元的统一 " 满汉宴 " 在市场上的销售并不乐观,很多大型超市寸土寸金的货架上根本就没有上架。一些消费者对于 30 元一盒方便面表示惊讶:" 料再足能比得上我去叫份外卖吗?"


分析


被网络外卖打败的方便面


外界对方便面的这种高端化转型前景并不看好," 虽然能提高价位,但终究是小众消费而且无法形成常态 "。因为想用提升品质和价位的方法去与正餐抢市场恐怕不太现实,恐怕一旦价格超过 10 元后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快餐盒饭了!更关键的是,方便面在人们的消费观念里不是 " 正经饭 ",充其量只是没办法应急时才吃的,而这一印象的形成恐怕与方便面长期以来的低价竞争以及油炸面饼不健康的观念有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


各方便面企也都把年轻人作为大力争取的消费人群,通过各种品牌推广力图塑造品牌的年轻化概念。从几大方便面巨头巨资投入电视台娱乐节目就可看出其对于年轻人的渴望。但有报告分析 , 网络外卖的兴起对方便面形成了直接的冲击," 二者的消费人群高度贴合,即便是在三四线城市,这也是很容易感受到的变化。" 很多原来宅在家里靠方便面度日的年轻人正是网络消费的主力军,随手一点、网上支付就可能等来一顿美食,这个过程甚至比泡方便面还简单。


更关键的是,网络送餐在口味、饭菜量上显然都要远胜过方便面,在价格上虽然不占优势,但对于 10 元以上的高端方便面来说则是直接的拦路虎。方便面企业也在努力扭转这一局面,统一今年推出的 " 都会小馆 " 系列,就是以中国各城市的特色面食风味为主题,想抓住漂泊在外的年轻人市场。康师傅也不断推出各种口味产品希望打动年轻人重新端起面碗,而不仅仅是在迫不得已时。


但这些似乎没能挡住外卖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对于方便面市场的下滑,有消费者表示最关键的还是十年来口味就没什么变化,仅仅依靠调味料和蔬菜渣勾芡口味的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口味越来越刁的年轻人。而年轻人一直是方便面消费者的最大群体。" 我们每次只能根据包装袋上花花绿绿的图案边想象边吞下去面条,十年过去了还是这样,打死也不再吃了!" 在某网络公司工作的小胡告诉北青报记者,他现在基本每天都以外卖为生,他表示大学四年的泡面经历已经给自己留下了心理阴影。


【财经观察】


行业模仿秀让方便面丧失创新动力


其实方便面行业内人士对于人们对方便面口味的吐槽也心知肚明,一家方便面企业人士表示,技术和成本都是阻碍方便面发展创新的关键。从技术上,目前只能做到把新鲜蔬菜干燥制成蔬菜包,品种也比较单一,目前还没有更先进的技术让成型的配菜能够既与方便面一起长期保存又能在通过热水短时间加热就恢复状态,尤其是在肉制品方面更是如此。另外一点就是方便面的价位一旦超过某一范围就意味着自取灭亡,这直接决定着方便面要精算原料成本。" 人们对配料有高需求,厂家对成本需要严控制,这两点把方便面的可开发范围限制在了很窄的范围。"


方便面企业疏于创新的另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无法形成有效的创新保护,当一个品牌创新出一个新口味后,其他品牌就会一哄而上,从名称到包装图案、颜色都模仿得淋漓尽致。康师傅的看家品种红烧牛肉面的红色包装袋如今已经成为各个品牌同口味产品的标配。北青报记者在超市中看到,红烧牛肉面基本是所有方便面品牌的主力产品。而统一历时数年研发出的老坛酸菜面则是近两年引起行业跟风的品种,包括康师傅、白象、今麦郎等都推出了类似的产品,同行把紫色的包装袋都模仿得一丝不差,在超市里不仔细看还真难以分辨。甚至有行业人士调侃," 如果你开发出一个口味根本没别人模仿,只能说这款产品的销售不行!"


行业盛行模仿秀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中小企业无心也无力开发新产品。据业内人士介绍,要想在全国范围推开一款新口味方便面,没有百万数量级的广告费是根本不可能的。而目前低端方便面每包毛利仅在 10%,即一包一两毛钱。如果没有超大规模的销量,很可能研发出来的新品种就是亏本的,这使得很多企业宁愿等着模仿分一杯羹,而不愿意投资开发试验品。这就导致了国内方便面行业成为几大巨头开发、其他品牌跟风模仿的局面。高度的同质化竞争使得开发者的市场份额受到一定影响,跟风者也只能跟着喝汤,这对整个行业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红海过热,蓝海寂寞 ",有人这样描述方便面市场同质化、少层次、无差异的竞争现状。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