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为何农产品电商会盈利难?“难”在哪?
发布时间:2016-5-6 15:37:11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摘自:
  

近日媒体报道:中国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然而,农产品电商亏本运营却是行业现状。其中,菜管家运营4年来总计投资3500万元,到目前仍是亏本运营;武汉家事易短短两年半时间电子菜箱覆盖了1200多个社区,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虽然每日成交量不小,但基本上都是亏本支撑,什么原因? 


从行业视角来看,盈利“难”大概有如下几个重要因素:


传统的B2C思维。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很多电商平台认为一个线上B2C平台,通过导流量,客户就会到线上购物了,其实错了!农产品电商千万别以传统的B2C思维去搞,那样去搞绝对死路一条。顾客买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健康生活。因此,农产品电商需要让消费者从商品背后的故事、种植基地、采摘体验、物流体验、可追溯、供应链可视化等维度全程展现。


目标人群定义偏离、营销策略走弯路。农产品电商如何产生流量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需求上讲,这个市场还属于培育期,而且目标人群多半是都市女性白领为主,有追求“健康生活+互联网”的购物需求。非要定义成屌丝的人群,满足那些“二两瘦肉+两颗白菜+三根蒜苗”的需求,注定就是两个词:累死、亏死。下一个农产品、生鲜电商的爆点是90后一代成家后的家庭主妇,因此农产品电商必须重视这一类人群。


会“电”不会“商”。“基地整合+营销+流量+交易+供应链服务+口碑营销”,这个闭环是农产品缺一不可的玩法。当前不少农产品电商存在重大的经营管理误区,认为中心在“营销+流量+交易”三项,仅仅重视“电”而忽视了“商”。其实,真正要实现盈利,关键在商。格力董明珠曾说过,营销做得再好,如果背离了支撑点 ——技术和质量以及诚信,那么,营销就是一个忽悠。同理,农产品电商后端的服务的角色没有做好,前端的营销、流量都是噱头,当然最终肯定是亏了。


伤不起的客单价与物流成本。客单价是农产品电商致命的伤,行业数据:如果客单价低于200元,那将是致命的伤,因为物流成本和损耗将亏出血本。就目前农产品、生鲜电商的经营情况来说,每单40元的“物流成本+损耗”是必然的。因此,如果客单价起不来,物流成本降不下来,盈利只能是一种幻想。


缺乏一体化的采购基地整合。忽视对基地的整合是当前农产品电商面临的问题,很多农产品电商仅仅是以定向采购方式与基地合作,谈不上打造什么战略协同的供求关系。至于是否以市场导向来指导基地有计划的种植产品,这在国内还仅仅是一种远景。重庆有一家生鲜电商,他们对基地的整合方式特别值得借鉴。他们最先做的不是B2C,而是做B2B,集团型采购带动了基地的整合,再衍生出来做B2C的服务和O2O的体验,这样一来具有绝对的采购力量,成本自然降低下来,快速打通了与基地的供求信息,实现了相对高效的协同。目前,正在推进O2O的新的购物体验。这样的做法是值得大家思考借鉴的。


客户体验是双刃剑,一次不愉快的购物体验,会丢掉一大群客户。千万别把消费者当傻子,将一个客户不满意的订单置之不理,这是最大的失误。吃货这个东西最容易带来的就是口碑传播,如果出现不满意的,将伤害你的一大群客户。未来的农产品电商一定要培养忠实的吃货粉丝群,这是粉丝经济发展的商业价值,拴住一个人就可能拴住一家人,更有可能拴住一群人。


必须面对本地化问题。电商的趋势正在往社区迁徙,趋势是“线上社区+线下社区”,而且商业模式的变化发酵迅速,本地化O2O已成为必然趋势。不从本地化入手,一定会亏。由于农产品受商品质量、物流限制等因素,建立本地化的服务体系都是必然的趋势。除非是高附加值的商品,这个在不计成本的前提下是可以实现的,其他大众的农产品必须定义在本地化。农产品电商的本地化,趋势看是要和社区服务站、便利店等机构整合的,传统的B2C电商要渗透进社区末端,需要庞大的运营支撑,而且需要较大的资金和人力的整合,一般的农产品电商是玩不好的。


社会化成熟的冷链物流是农产品电商的心头之痛。农产品电商,冷链是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不仅要建库房,同时还必须要有“冷藏+冷冻”的混合配送车辆以及冷藏周转箱及恒温设备,否则再好的商品,送到客户那里都会成问题商品。冷链的投入不是一般的农产品电商企业能够做得好的,连续的资产投入,投资回报周期长,这都是单独做农产品电商所面临的问题。即使有钱,投入了资产,但订单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会让运营成本大大的浪费。因此,社会化的冷链物流队伍,集约化、专业化的管理成为了整个农产品电商急需的资源。


品类定位错误。品类的定义不仅仅与人群需求相关,也跟供应链支撑能力密切相关。无论是传统零售还是电子商务,运营的核心都是品类驱动的供应链。科学的品类选择就算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农产品电商定位品类相当重要,千万不要以过多的品类来吸引更多的购买需求。在多品类混合的供应链体系,特别是农产品品类,会让亏声四起,搞不好还会砸了品牌。


退货比例控制。这是农产品电商必须重点考核的KPI指标。一个退货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商品的损失,重要的是客户购物体验及口碑的损失,所以农产品电商控制退货比例已经成为CEO关注的重点。有时候,宁可送给客户,也尽量避免退货带来的损失。


农产品电商为何亏,以上10个维度的解析可能让大家得到一些启发。其实,这不仅仅是运营管理的问题,也是商业模式的问题,同时还会涉及营销策略、资源整合能力等。


要实现真正的减亏,归根到底一句话:顾客体验要做加法,供应链运营成本要做减法。


吃货对于中国13亿人口基数来说,互联网生活是必然趋势,农产品、生鲜电商一定是一个大市场。以互联网思维探索中国传统行业,一定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这不是一家公司的使命,是这个行业参与者的共同使命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