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火热与平淡: 致无处安放的展会
发布时间:2016-4-21 14:41:11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农资市场网 摘自:
  

摘要:复合肥等新型肥料企业是展会的常客,因为需要展示形象,需要营销。


复合肥等新型肥料企业是展会的常客,因为需要展示形象,需要营销。


但是展会经济越来越平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也很简单:经过数年的开垦,草莽时代的市场拓荒已经结束,对于经销渠道而言,大多数企业已经没有空白市场,需要的是增加渠道的利用率以及渠道的黏性;由于产品的百花竞放,产品来源增多,很多经销商也不再将展会作为寻找产品的平台了。


虽然展会经济渐弱,但是仍然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平台,否则一个企业如何构建大场景的竞合空间?特别是今年业内情况复杂,暗流涌动,虽然表面上不显,但是颇有几分惊心动魄的味道。一方面是粮价下跌,农民投入谨慎,一些产品遇冷;另一方面企业都在拼命积攒自己的优势,以期拉开距离或者跟上队伍。


这样的撕扯间,就有两个分裂,一方面企业想找合适的展示平台,另一方面又不想参加常规的展会。


专业展会频频遇冷


3月底,中原肥料双交会召开,这个已经成功举办了12届的区域展会,虽然依旧企业众多,但是我们发现今年的参展企业以河南企业为主。往来的经销商也不复前几年比肩接踵的盛况。


盛会的流水席,或许盛放之后就是今天的模样?


好几家常客都已经不见踪影,难道是对于河南市场不再重视?显然不是。像史丹利、金正大这些标杆企业当然不会缺席,史丹利仍然是大特展,而金正大稍显低调今年参展的是奥磷丹品牌,占了两个标准展位的位置,据市场部介绍,今年奥磷丹参展是因为市场需求。


那么,为何企业参与度并不高?红四方农化三公司营销总监梁凯认为,企业参展是为了展示形象,扩大影响力。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个区域将是企业要重点发展的区域。今年河南市场的环境很好,农资打假的力度很强,今年截止到3月份红四方在河南的销量比去年同期要好得多。梁凯表示,今年大多企业将精力更多地投驻市场,都沉下去了,更加强调在市场上的精耕细作,都在默默地做市场。就展会而言,不可否认展会在公司的地位是越来越低了。


的确,当展会招商的效果几乎殆尽的时候,展会就需要改变。当展会成了展示和交流平台的时候,就要强调交流的畅通和形象展示的个性化。


新都化工副总裁刘晓霞表示,在展会上其实企业有一些东西是展示不出来的,展台的高大上并不一定能反应什么问题,自己的经销商也不会因此高看自己一眼;现场噪杂的环境也会给交流打折扣。刘晓霞认为,展会经济走到目前是一种进步,毕竟化肥展会和汽车不一样,新品的展示不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和震动。


其实,这个并不是个案,每个省的植保会也都是如此。转型是必然。


以会议为主体的展会渐盛


与专业展会频频遇冷不同,以会议为主体的展会渐盛。


高逼格,专业性强,有意义的会议成了很多企业做展台的首选。


有业内人士认为,展会与企业要匹配。企业需要的是务实、匹配,在展会上展示最核心的东西,互动交流。


3月,马铃薯产业链发展高峰论坛上,很多企业搭车做展台,争相交钱来做展台。笔者很奇怪,他们为的是什么?才几百人的会议值得这样的投放吗?有企业介绍,是因为目标客户精准,因为这个专业的论坛能给企业给客户带来价值。


是这样吗?因为精准,所以参加。笔者有些疑虑,或者是因为面子也不一定。


4月初的IFANew Ag International主办的第四届缓控释肥料和稳定性肥料国际会议同样火热。几个月前全球缓控释肥料的领军企业均已经确认赞助该会议。会议现场很多企业的展台也很是热闹,鳞次栉比的都是大企业。展位上也并没有很多人,参与企业不知道收获了什么,却都是比较满意。


当然不止是上述的这些,单个会议的时候见到几个企业的展台,总觉得是偶然现象,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偶然多了好像就必然起来了。都说风起于青萍之末,大概就是了。以会议为主体的展会若一阵风吹皱行业的一池秋水。


或许,对企业来说,付出多少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产品、企业与展会的定位、规格匹配。企业推出的产品和参与者能有更高的契合度,受众更精准。


对于参会者而言,愿意去掏钱去听会、学习,也愿意顺便看看大企业的风向。能够在一场专业的会议上学习,又能够看到很多专业大企业的新品,是一件多么畅快的事。


当然以会议为主体的展会,只能是小众或者小型的,没办法邀约全行业的企业和全作物的使用者。或许,也正是专业才让企业看重?那么,以后的专业展会怎么办?


低调的奥磷丹


以后的专业展会该怎么办


专业展会当然还是有需求的,这个毫无疑问。存在即合理,不必多费唇舌讨论它的必要性。问题是会议的举办方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客户——企业和经销商,这个是大家需要探讨的。


提高规格


提高规格,这样讲其实很奇怪,这个并不是笔者的本意,但是不停有企业在说这个问题。就像全国磷复肥会议一样,据我们所知其门槛已经不低,很多中小型企业并不能去参展,但是仍然有很多大企业说要继续提高门槛。


有企业认为,展会带动了一些小型企业,这样对于大企业而言继续参与的积极性就降低了,所以还是要提高规格。


也有经销商反映,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双交会无论是规模还是形式都比往年冷清了很多,河南的化肥品牌虽然来了不少,但都以小厂家为主,不成气候,产品的质量和品质都差强人意,不能成为他选择产品的依托。


其实作为会议主办方也是两难,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客户不负卿。一方面是新晋企业想进入展会来展示其产品和企业的愿望强烈,一方面是来自老牌强企和经销商提高门槛的呼声高涨。


盛会的流水席谁都想参与,但是还是有个门槛会让人更珍惜这个机会,除了饥饿营销之外,也能起到净化市场的作用,提高主办方的公信力。


配套服务


展会的配套服务并不是指装修呀,水电、洁净之类的,虽然这个也是必须的。更重要的配套服务是给客户带来价值,也是展会引流的一个重要举措。


很多参会人员对论坛、报告等这些对企业有指导性的、实际的东西比较看重。虽然目前免费资讯满天飞,但是自己发现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只能作为点子而无法成为策略。但是有主题的论坛就不一样,能够系统地讲述一个问题,从而带来一个思路的开拓。


对于学习,对于判断风向,很多人还是很在意的。有经销商的一句话,笔者深以为然。他说,他自己判断不出来未来的趋势,但是很多企业和很多专家应该有这样的能力,他多听多看或者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


对于企业而言,他们也愿意在专题会上分享自己的观点,他们也都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也愿意别人分享他们的成果,从而渐少行业试错的成本和机会。


遇冷的并不只是展会。


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微信朋友圈,APP,商城,免费的资讯,海量的信息推都推不走,谁还会心心念念去要付费的东西?当你浏览着网上永不落幕的展会以及产品信息的时候,你还会专程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去参加展会?当网红经济骤然而至,很多营销方式不也都得随之而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领导向笔者表示,目前展会的问题是展会太多了,区域性的展会一个接着一个,大同小异的展会,企业也疲于应对,所以只挑着重点区域的重点展会参与。目前很多小型企业参与性高涨,不过是想搏一搏,而未来几年的市场才是真的残酷,一定会有一批企业转行。


该人士认为,展会是由企业和经销商以及组织者共同参与的,仅仅提高门槛解决不了展会的问题,还需要有更多的内在的东西来吸引厂商。


其实媒体也一样,自媒体的火热干掉了很多纸媒和电视媒体,很多曾经煊赫一时的媒体不也面临调整或者停刊的命运?企业的代言人突然就被网红干掉了,老产品被新产品迭代,老牌企业被生力军超越……


若不转型,不想着提高服务体验,不想着提高价值,谁又能收视长红,谁又能领风骚数百年,谁又能偏安一隅?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