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从“赊账”到“顶账” 化肥销售格局之变
发布时间:2016-4-19 17:08:36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农资市场网 摘自:
  

最近在市场上走了几天,主要看了一个县级市场的销售。这个市场去年的总销量是550吨,在全县9个乡镇中的三个乡镇销售比较多,其余乡镇量都很小。近五年来,这个市场的销量从最高时的1300多吨,一路下滑到现在的550吨,好些人都研究过这个市场,但不管怎么研究,总经销的销售虽然下滑,在县里竞争品牌中的销量总是第一的,这倒让人很奇怪。而今年我发现这个市场有再往下滑的可能,这就不得不让人担心了。具体到现场一看,发现一个秘密:“赊账”仍旧有,但“顶账”却是新概念,这里只讨论“顶账”的问题。   


案例:肥料“抵”工钱


考察的第一个村是毛家村。这个村耕地面积大约3000亩,旱地,一般亩施复肥40-50Kg,一部分仍旧施碳铵磷肥。往年经销商在这里能销60吨左右,今年销售是零。挺奇怪的事的吧。村级销售还是个村长,按理说三亲六顾也不少,自己也有权威,怎么会一袋都下不去呢?一聊天才知道,村里有个大户,种了800多亩地,除了大量玉米外,还种了一部分中药材,从种到收都是要雇人的,雇的就是本村闲散劳力。村长说,村里有个规矩,雇人的钱是不现发的,总是要欠着的,这不,在过了年不到正月二十,他就不知从哪里拉来两半挂复肥,挨家挨户地送过去,说不要钱,先顶工钱。就连没有给他打过工的户家也送下了,说种地时有用得着,来帮忙就顶工钱,没帮过忙就再算账。这样一来,自己差不多能用一半挂,另一半挂就顶了账。那大户见这样可行,没过了几天又拉来一小汽车14吨,整个村该用的肥都给填了个满满档档。村长见状也无语,去亲戚家看,几乎都放下了那家的肥,只好做罢。


无独有偶,这样的现象居然在另一个乡镇也见到了。这是个靠近县城的乡镇,有个村叫北大兴,往年的话销售也有30吨左右,今年也零。这里水地多,但总耕地只有2000亩,谁家都不包地给别人,除了种点玉米,下来还能兼种点菜之类。不知哪刮过来一股风,有人拉回来一车尿素,出价65/袋(当地市场价69),说今年尿素可是便宜了,自己今年就用尿素磷肥呀,自己的300亩地今年就用这了。先是给自己欠工钱的人送出去一些,众人见状价格也不贵,比去年足便宜了20块钱/袋,又能顶工钱,多出来的还能欠账。这股风几天之内就传遍了整个村,农户们兴冲冲把尿素都搬回了家。搞得经销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回过神来再一探究竟,再想卖出去一袋复合肥真比登天还难了。


“顶账”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仔细想想,这样的“顶账”方式,也不是今年才有的,可能在今年做得比较完美吧。第一个事例大户在村里是有发言权的,经常会雇人干活,但从不会发现金给大家,这就注定要有这样的顶账现象发生。据了解,45含量的复合肥120/袋,在现在来说价格也是比较高的,但他掌握住了给他干活人的心理:如果现在不拿上他的肥,可能这工钱还不知啥时才能要上呢;拿上了肥就相当于要了工钱,少损失一点那也还是值得的。狠的在于,那些没有给他干过活的也要下了肥,一是因为暂不要钱,可以打工顶账;二是可以缓过来给钱,这又给农户设下了一个圈套,不管你去不去给人家帮忙打工,你都得要下,那么多人都要下了,你不要就是另类了。从大户来说,在自己需要用人的时候,叫谁都是理直气壮的,这些小户真要被大户所绑架了。


第二个事例就有些特殊了。我敢说这个村的村民真是“属羊性”的,人家一说今年尿素便宜了就有心思买尿素了,而且比市场价低几块钱,就更要考虑去买了。山西从南到北,尿素的价格都在58-62块钱左右,给你个65就是捡了便宜。再者大户一说自己要用尿素,就去跟风,大户要用咱肯定得跟着用。同理,大户说用某品牌肥料,小户们一定是跟着去玩了。最最关键也是大户在趁机顶打工者的工钱,同时还在为下一次顶账铺路,好厉害。


两个村级经销商聊,反省自己有几个毛病犯了:一是把市场看得好做了,把自己看得那么有脸了。往年在村里销售靠的是自己一张脸,踢开谁家的门都得给个面子,十亩地不拉五袋也得拉三袋肥回去,现在不同了,要靠实实在在的沟通和丰产观摩才行。二是缺乏了对大户的跟踪和沟通,主宰不了大户。为什么这样说,大户种地也是为了效益,他不可能去粗放经营,但也不可能去精细化经营。咱每一个产品都要去对接大户,让大户能从中感觉到品牌的不同、配方的不同、施肥量的不同能给大户带来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三是自己把形势太高估了,或者太低估自己的能量了。大户们谋求跟公司合作就是为了价低,他凭啥要跟你一个中间商合作,这是几年前就出现的,大户相拥去厂家要低价团购的事不绝于耳,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不谋求服务至上就更难拿下大户了,而拿不下大户就是销售量的损失,现在反而被大户所拿下,也是个趋势呀。


反过来讲,大户要充当经销商的角色也是现实了。但有的大户在选肥用肥上的技术还不那么有水平,往往会失败一次又一次,小户跟上也会吃点亏,所以现在的职业农民培训真是当务之急。大户在用工过程中出现了顶账现象,这可能在将来多少年都不可能改变,也会影响现时的肥料渠道格局,农资厂家在渠道建设上的转型就是必须的了。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