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中国经济已经不是“脱实向虚”,已“脱实成虚”了
发布时间:2016-12-26 15:05:27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来源:澎湃新闻 摘自:
  

“中国经济已经不是脱实向虚了,已经是脱实成虚了。”


1218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傅成玉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一届国家发展论坛”上做出上述发言。


在谈及金融风险问题时,傅成玉表示,所谓“脱实成虚”是指中国的金融业已经可以脱离开实体经济自我循环了,“离开实体经济照样玩”。


傅成玉表示,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结构需要调整,实体经济基本不赚钱了,但金融市场可以赚钱,所以“流动性不断增大,不是我们的物质财富生产越多,由于你物质财富没生产,你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就得把我们很多产业金融化,比如说房地产,实际上就是金融化了。房地产变成了金融属性远远大于物理属性。”


傅成玉说,金融业泡沫会更加剧实体经济不赚钱。“民间投资其实不少,只是都没有直接投资到实体上,现在变成了全民玩金融,国有大企业、民营大企业都在玩金融,没有金融牌照的都在申请,申请下来立刻就发财。”


傅成玉还谈及金融业泡沫会通过增加生产成本而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


以下为傅成玉演讲实录:


谢谢卢锋教授,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参加北大的国家发展论坛。原来跟我说的时候我觉得可能是个相当于内部的会,今天刚刚知道说我们可能有几十万人在网上,这样的话可能有些话就不能随便讲了。


原来也是讲了应对形势,现在看到我们对这个会议的本身也不是特别清楚,所以就按我自己原来对我们现在国家经济形势、国家战略、国家政策,在落实过程当中我们还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谈一点想法。


大家都知道2016年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球的贸易基本停滞,比如说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应该说是比较盛行。英国的脱欧、美国特朗普总统竞选成功,这样都给全球经济和政治的有关方面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就是在这种极端复杂、不确定性的环境下,我们中国坚定不移的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大政方针,特别是在我们抓结构调整、促改革、惠民生上,应该说2016年咱们国家放眼全世界,我们应该是信心最足的,我们确实实现了缓中有稳,稳中有进。那么这个大的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应该说我们觉得还有很大空间,还可以做得更好。


那么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个精神,使我们对2017年,对2020年,甚至在这之后我们觉得有更大的信心。我想我们围绕着怎么样把事情做得更好,让我们国家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甚至包括中国制造2025,我们能实现得更好。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把精力更多的放在我们的主要挑战在哪儿,我们还有什么样的难题,应该怎么样集中精力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所以围绕这个想法我想谈三点。也就是说我们看国家的主要挑战在哪里、难题在哪里,然后我们怎么集中精力把中央精神贯彻下去。


第一点,我觉得现在如何使中央精神、国家政策落地,落实到位。应该成为我们各级政府部门、单位、企业的重中之重。我们说取得的成绩是不错,但是我们觉得如果按照中央现在的精神和政策如果及时落地的话还会更好。那么这些落地的情况,前几年我们看到的和群众体验到的有什么现象呢?就是上下不一致。我们曾经过去听到过,比如说上面踩油门,中间踩刹车,下面挂空挡。这两年走下来有所改变,但是上面急、中间热、下面冷的现象仍然存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觉得有几个问题我们要做好。


一、解决好认识问题,这个认识问题往往影响我们不会为、不敢为的问题,甚至认识不到位还会往反方向走。比如习主席提出来我们是新常态,对新常态我觉得很多层面没认识到位,没认识到位很大的一方面就是对发展速度问题仍然在我们心里挥之不去。在结构调整,在我们三去一降一补,包括去产能、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其实有很多决心下不去。下不去在哪里呢?不仅仅是当前的实际困难,更重要的还是没有看清经济新常态不是一年两年三年四年就过去了,新常态和中央提的L形就告诉我们要把精力放在解决未来发展的难题上。不是今天要发展,而是为明天发展创造条件。新常态要让我们认识到中国的经济问题不是速度问题,是发展质量问题。发展质量问题不是我们今天一年两年就完全能解决的问题,所以经济新常态要求我们沉下心来把供给侧结构调整,培养企业的新动能、技术创新,要把我们现在存在的包袱问题、体制机制形成的障碍问题,要下决心踏踏实实改。你这边要改,那边又想发展,不可能同时进行。我们现在解决认识新常态,就是要说我们的目标是明天的发展,今天要解决咱们存在的困难。所以我们的改革要下真功夫,要真动,去负担要真去,治病要真治。我们不能一边说我要治病,一边又要湖吃海喝,搞不健康的行为,那就把问题往后拖。认识新常态就是要我们坚定信心,坚定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大政方针,对我们长远发展是好的、是正确的,我们要坚定信心,坚定不移的执行。但是坚定信心容易说,不容易做。要想做到本质上要沉下心来,要有定力。现在我们发现我们缺的是定力,定力就是在出问题的时候有波动的时候要坚定不移,不要一处波动就上新措施,结果影响了中央大政方针的一贯性的执行。所以历史上我们国家,我们党能取得那么大的成绩,都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定力没变。包括在井冈山时期,包括爬雪山、过草地、延安时期、两弹一星,这些都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坚定不移,而不是因为困难我们就变个打法。这是一个方面认识问题。


二、是执行力问题。中央的政策很好,中央的精神很明确,为什么中间老断档?为什么落不了地?执行力有问题。那么执行力是谁的执行力?是我们中间各级领导干部、各级企业领导,各个单位的领导,我们的责任是把中央的精神结合我们的企业实际、结合我们单位的实际,把它变成我们的行动。我们的执行力不在于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到我的单位多重复多少遍,现在都是口头政治太多,执行力老落实不下去。要做好执行力,应该更多的强调靠政策管理,政策管理那政策要及时出台。我们要逐渐的减少靠文件管理,文件管理往往多解性太多,可不可持续大家心里没底,今天可以出一个,明天还可以出一个。所以这也是要提高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包括我们企业内部管理的管理水平。我们现在国家上下基本上都是靠文件管理,国家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那么下文件,下边看上边出一个,下边就出一堆、出几个。我们要考虑下边能不能接得住,能不能落实下去,这不仅是政府有,我们企业照样有。企业一大了,跟政府是一样的。所以效率没法高。不在真正理解基础上的落实一定不是真落实。我们现在看到的不作为,其实很多是因为不会为,不会为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真正吃透中央精神,也导致不敢为。所以这种现象应该尽快的改变。如果这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是我们一个整体的现象,所以我们做具体工作的领导干部,这是我们要干的事。我们不能指望中央,指望国务院把每一件事在我单位里怎么干告诉我们。所以在执行力上,我觉得是需要我们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企业家们都要提高的。


第三个执行力上的问题,也是我们过去,包括我本人都碰到的问题,我们说跟中央保持一致,不是我重复多少遍就保持一致了,而是能不能把中央精神、国家政策化为我们单位的发展战略执行计划。那么现在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中层领导、基层领导能不能把中央精神变成凝聚我们群众,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一级向上一级保障,但是我们看不见下面的群众干部职工热火朝天的劲,那这是什么原因?是我们的原因。我管一个单位我不能把我这个单位的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凝聚力凝聚起来的话,那么我对上面的承诺,下面听我的都是行政性的,不是真正的。所以这是我们要真正的把中央精神落地,是需要我们中层干部、执行级的干部要认真把这个事抓好。所以我们相信如果我们做到这个,我们国家经济面貌转变的形势还会更好。


第二点,我想谈的是我们都在重点关注风险领域,特别是金融风险问题。金融风险现在面临着泡沫太大,包括杠杆太大,我们的企业债务太多,可是去杠杆,特别是美国加息以后又存在另一方面的风险,所以既不敢不动,又不敢多动。那么经济学家们、政策研究者们都在出各种的意见建议。我想在这里提另一个方面,就是中央经常说的金融领域要注意解决好脱实向虚的问题。那么这个脱实向虚我觉得其实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已经不是脱实向虚的问题了。我们实际上是脱实成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看美国的金融业,美国的金融业是真正脱实,是成虚的金融业。那么他的标志是什么?就是金融业可以脱离开实体经济自成体系,自我运转,不影响它的时候,这就是已经不需要实业了。那么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我们都看到了他的爆破点次贷危机导致的,其实根本原因美国的金融发展到今天背后是因为美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后所产生的变化导致的。大家一定不要忘了,美国现在经济总量大,和他还有增长的背后都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已经比重很小,而且成长性更小。那么第三产业是什么?第三产业是创造价值而不制造物质财富的部门。由于美国的结构调整使第二、第一产业的不断萎缩,服务业必须大。美国的服务业大了以后是什么最大呢?是金融业最大。所以金融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越来越大,金融业为什么在服务业里可以占那么大的比重?是金融业不断的创新,他们的创新是围绕着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产品谁用?银行间、金融机构间自我用。所以美国出现的这种金融创新和服务业变大,有些东西可以学,但是不能完全学。


可是我们今天我们几乎就学成了,你看中央多少年喊就这个脱实向虚的问题,中央早就意识到要求在改,我们为什么改不动?是因为金融可以自我循环了,离开实体经济照样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我们进入新常态,经济速度放慢,结构需要调整,这个时候实体基本不赚钱。哪儿赚钱?金融市场可以赚钱,金融领域可以赚钱。所以当我们看到流动性不断增大的时候,不是我们的物质财富生产越多,由于你物质财富没生产,你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就得把我们很多产业金融化,比如说房地产,实际上就是金融化了。房地产变成了它的金融属性远远大于物理属性,所以导致我们能看见的,包括中央要求的泡沫越来越大。那么这个给实体经济带来什么呢?更大的难处。第一是实体不赚钱,第二很多人说民营直接投资越来越少,但是我提醒大家,民营企业投资不少,他们没在直接投资,没实体上投资那么多,现在变成了全民玩金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在玩金融,没有金融执照的都要申请,有个金融执照立即就可以发财赚钱,实体经济没法搞了。


另外一个大家不一定看到的,就是金融领域对实体的伤害,因为我们的金融泡沫一大资产泡沫该出来了,虚估的价值越来越大,使实业更难赚钱,使实业的成本越来越高。我们同样生产的产品今天和昨天的价格成本不一样。如果我们资产价值一直往上走,我们的折旧就会变大,成本就更高。还有一个潜在的风险,那就是劳动力大家都知道成本上升太快,但是有一个更大的风险,是成本上升快了,我们的工人,我们的城市居民们的获得感没增加。比如说我们在大城市,一线城市,我们五年前花3000块钱一个月,今天花5000块钱一个月,但是5000块钱好像没有什么感觉,因为资产泡沫,他的支出成本增加了,光一个租房三年增2000块钱很正常。所以老百姓没有实得感的时候,这是我们特别关注的。中央花多大精力在解决我们脱贫问题,解决我们老百姓能够有实惠的问题。我们这些年GDP增长在下降,我们的收入在提高,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比例增长速度超过了GDP,但是我们成本支出更高。这时候对于全局来说应该引起我们学者们、研究者们、政策研究者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好,谢谢大家。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