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大众创业,万众自杀
发布时间:2016-12-15 14:22:42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来源:毒舌科技 摘自:
  

近些日子,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了太多的创业者,在国家的号召下勇敢地加入了创业大军,开启新一轮的死亡之旅!


之所以称呼他们的选择为死亡之旅,是见了太多的项目胎死腹中,见过太多的公司毁灭在路上,也见了太多的案例惨死在黎明的前夜,这与政策无关,也与资本无关,这是创业者与自己的对话:你真的认识你自己吗?


创业是浮躁的。每十个选择创业的人中,有九个是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大部分人觉得自己有了一个好idea,便等于拥有了一切。靠着巧舌如簧的嘴巴,外加一张ppt,整日奔波在寻找天使投资的路上,天天盼着有人赏识自己的idea,盼着一觉醒来自己已经能够与马云比肩,和马化腾称兄道弟。


其实,创业哪有这么简单!创业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坚守,是对梦想执着的追求,也是对自我的反思与沉淀,创业是在积累中缓慢隐忍,是在积攒充足之后满怀激情的释放,它是一种带热度的大爆发。只是,太多的人没有等待的耐心,太多的人少了自我充实的谦逊,对自我的高看从开始就注定不能以学习者的心态来应对未知的挑战,最终等待自己的,恐怕只是大众创业、万众自杀!


我并非是对创业者菲薄什么,只是就我所见所感写一点自己的感触。很多 90 后、95 后其实从来没有把成功盈利或者上市当作是自己创业的目标,因此可以不计较盈利的做出各种任性的产品让风投们买买买。似乎拿到某某创投、某某基金的投资本身就已经宣告了胜利,但是用句名言来回应你们的做法就是:


做投资的,选择投资与否,归根结底也是依据于他对创业者的判断,是对这个人是否率直,是否勤勉,是否值得依赖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之后才做出的决断。


时至今日,我依然未曾改变的观点是:一个人的事业有多大,取决于这个人的格局有多大。马云有如此牛逼哄哄的事业,是因为马云的大战略、大格局造就了阿里的今天,不是别的;马云有如此自信的资本,是他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度把握,以及对机会拿捏异于常人的敏捷。占得先机只是一方面,还要看这个人能不能看得更远、走的更远,后者是由这个人的素养所决定的。


许多人觉得马云的成功是在不断创业中摸爬滚打的结果,其实,不然!要知道马云在创业之前,曾经在杭师做了六年大学老师,这段阅历对于马云后期的创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为什么可以最早接触互联网?不正是因为做英语老师的这段经历吗?六年校园生涯,毋庸置疑,马云读了很多读书。你看马云的演讲,何其激情,富有哲理,这样的言语你觉得是三天两头在外面跑业务的小伙子能够锻炼得来吗?


我从来不相信终日奔波的人能有时间静下来思考人生,思考未来!你看俞敏洪创立新东方,也是在北大教过几年书之后,是在大学期间800本图书阅读量的积累下完成的人生的逆袭。这些人的成功,不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创业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完成了自我的积累与充实,当机会来的时候,成功的必然是他们!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前,俞敏洪在角落里阅读


大众创业,是一种儿戏,更是一种胡闹。创业的不应该是这群未出学堂的年轻学子,创业不是空有激情便能搞定一切,创业是走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选择,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市场是残酷的,它不会因为你年轻就同情你,也不会因为你弱小就怜悯你,市场是洪水猛兽,稍有不慎,它瞬间就会吞噬你。一人创业,全家遭殃,这已经不再是一句空话,有太多的例子在证实着这个愚蠢的冲动。


还有很多创业者,在没有开始积累一定的实力,先学了谷歌微软所谓的“互联网企业范儿”。恨不得弄个大厅,全装上自动咖啡机和零食,员工带狗上班,闲着没事儿就穷不搂嗖地出去搞“团建”,囿于预算连省都出不了,回来咔咔发朋友圈,感觉自己高大上极了:“好爱我们的团队!We are a family!”


企业的成功,不在于是什么范儿,而在于专业。


讲个故事作为结尾吧:前段时间在聊项目的时候发现一个还不错的项目,做的是某个垂直领域培训的 O2O,产品本身不错,用户数据也还可以,上线时间比较短但是速度很快,总体是可以过会的项目。但是 BP 拿到桌案上迅速就被几个有经验的创投经理给否了,差点和推项目的人撕逼。


事情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这个项目的创始人是一位 90 后连续(失败)创业者,他最早因为自己的一个项目而闻名与投资圈。自己的项目失败了之后,开始混迹与于 90 后创业圈当职业经理人(是的,我都惊呆了)。几乎到每一个团队那都是装出一副谈笑风生的样子,糊住团队的其它成员然后拿一部分股权,再指手画脚一番之后帮着团队去融钱。


于是那小伙的名字已经写进了许多机构和天使的黑名单里,但凡挂着这个名字的项目一律不看,甚至还要求自己投过的企业封杀这个人。我当时就觉得好惨啊,年纪轻轻为了那么一点钱就断送了大好的前程。


跳出这个故事来说,大多数早期天使也是投人不投项目的。强行刷脸,行,没问题,大家也自然会记住你这张脸和曾经所做过的事情。


在一切积累不成熟的时候把脸刷平,以后等你真正能做出牛笔东西的时候,你自己的名字却成了别人避之不及的字眼,你觉得这样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么?


基本上也差不多了,总结一下:没有能力的、没有经验的、没有人脉的、家里没有钱的,老老实实工作。创业是一件厚积薄发的事情,年轻还是要多学习,少看 36Kr,少看创业课,多学学实际的——写代码、做设计、画线框图,别老总想搞个大新闻。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