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这个社会需要链家吗?这个问题链家董事长想了15年
发布时间:2016-1-18 15:03:29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左晖 虎嗅网 摘自:
  

这个社会需要链家吗?从15年前做这个公司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在想。


我们最初就是做中介行业,它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后来我们到任何一个城市都在问一个问题:每个城市都有那么经纪人,那么多门店,它为什么需要链家?


这些年由于互联网的影响,我也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是做的更轻一点还是做的更重一点。这个行业的轻和重,就是你和经纪人之间的关系,到底离的有多远,到底要不要担不担那么多的事儿。我们今天的结论是要做重。我觉得链家是变得越来越重了,已经有超过10万个经纪人,在中国的24个城市里面、覆盖了2.3亿的人口。为什么要做重呢,主要是三个方面都无法做轻。



第一,基础设施薄弱



我是学IT出身的,所以从第一天开始比就较重视IT的内部系统。那么,怎么保证系统里面的信息是真的呢?发现这真是太难了。北京到底有多少栋楼、多少个社区呢,后来发现根本找不着。这样非常基础的信息,在中国今天的环境下是没有的。我们跟建委、跟查水电的去协调,后来发现都没有办法。



链家从2008年左右靠人去数,目前全国大概数了6000万套住宅的基础数据,这个数据是完全真实的。在数据里面,大概有1000T的数据,不管是基本的地理信息,还是交易的信息,用130多个字段来去定义每一套物业。在这样的情况下,终于在2009年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始做一件事情了,我们可以明确地叫真房源——链家只发布真实的房源。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都非常难,投入巨大。



第二,行业服务质量不成熟



到了2010年左右的时候,我做了一个统计,之后发现一个问题。链家刚刚开始做的时候,经纪人的平均年龄在22岁左右,到了2010年左右的时候,再次统计,经纪人的平均年龄还是22岁左右。我就觉得很奇怪,十年过去了,十年前是22岁的一拨人在做,十年后还是22岁的一拨人在做,这个行业每个月度的人员流失率大概会超过15%。链家在一段时间还是做得不错的,月度的流失率大概在10%-12%左右——每年换一轮都不止。很多地方二手房的交易市场都是非常好的,这么好的市场,为什么经纪人不愿意留下来、不愿意做呢,这是我们很困惑的一件事情。



包括在下面看到很多很具体的事情。比如有一次在网上看到了我们经纪人的照片,举了一个牌子在客户公司门口。我说为什么跑去举牌子啊,他说这个客户把他的单子给跳了——他帮客户成交了,客户自己找到房主,自己交易,不给他交中介费,然后这个经纪人没有办法,举个牌子到人家单位门口去了。我说这不太合适吧。但是面对这种事情怎么办呢。到后来我们想给消费者呈现很多的内容,所以我们到新加坡看了很多东西,回来以后再进行学习。



当时我们出来一个产品叫做HomeStudy,是对每一套物业做了很厚的一套资料,希望经纪人可以给大家做一个呈现,后来发现他们不太会讲。整个行业服务的人员是很不成熟的一拨人,他们还欠缺基本的职业操守和职业行为,甚至基本的技能都是很欠缺的。他们的教育水平是无法支撑这个事情的,而且他们也没有长期的规划,所以也在经常换工作。



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我们只能招聘有大学教育水平的经纪人,就这么一件事情都觉得好费劲。去年我们进入到深圳这个城市,他们告诉我们深圳没有大学生干这个活儿的,甚至有人告诉我深圳没有大学生,说都是从工厂出来的人来干这件事情。



第二,我们拼命给他们做培训,自己开学院。我们每年要有100多个小时的培训,还要组织考试。每年大概有两天的时间,全公司的人什么事都不干,全部进行考试。今天中国的这些服务者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基础的水准,你不做怎么办呢。



第三,消费者也不成熟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在困惑一件事情,到底是让消费者尽快地去买到房子,还是别让他们那么快的买到房子。其实今天任何一个消费者,他的一个购房决策都要经历非常长的一个时间。在统计当中,他大概会在线上待六周以后,才会打通第一个电话。然后线下找11个经纪人去联系,然后找4-5个经纪人去看房子。


这么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目标到底是把这个过程尽量缩小、还是不尽量缩小,今天的反馈,我们认为今天的消费者还是有点轻,就是看房的套数还是有点少,我们希望消费者看房的套数变得更多、更长一些。



消费者还有很多的不成熟的地方,比如说面对交易风险的时候也不太成熟。有一件事情我印象特别深, 08年奥运会之前,有一天我在办公室,突然闯进来一个姑娘,一进办公室就开始哭,说买了一个房子,大概交了400万的首付,交首付的第二天房主就上吊了,钱就没了。我们今天面对的种种的情况,包括买完了房子之后被查封了等等。到底谁来管这个事情呢,后来我们就决定做资金监管,但是找谁做呢,并且也没有人能提供。没有办法,我们就只能拼命地拿一个支付的牌照,自己去做这个事情。



在这个行业里面,我觉得会有三个阵营,一个是传统的中介公司,第二是最近几年起来的互联网中介公司,第三就是链家。



总的来说,这个行业的方向就是要做轻,要用轻的方式来解决这个行业快速发展的问题。但是对我们自己来讲,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所面对的问题,就是很多基础服务没有得到解决,很多的基础服务者没有得到解决,没有给消费者提供最基本的服务支持。没有办法,我们这代人的宿命只能干脏活、累活,只能做比较重的事情。我们给自己定的一个核心策略,第一做重、第二做慢。在我看来,慢就是快。我非常抗拒捷径。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