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新手杀入互联网金融,搅局还是黑马?
发布时间:2015-7-13 14:28:57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郝继涛 栗鸿浩 摘自: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经历了几年的探索和转折,“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虽然仍存争议,但终于迎来了全力发展的时期。目前,公众普遍理解的互联网金融形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众筹、P2P网络借贷、网上理财、电子商务理财、网上证券等。
 
  三国初鼎立
 
  2002年,腾讯推出了我国最早的网络虚拟货币“Q币”;
  2004年年底,阿里巴巴推出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
  2007年,我国首家P2P平台拍拍贷在上海创立;
  2010年,阿里巴巴成立小额贷款公司;
  2012年,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淘宝公司分析卖家信用,开始提供信用贷款。
  在缓慢演进的过程中,真正引爆互联网金融热潮的一个是余额宝的诞生,另一个是目前火爆的P2P(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公司与金融的结合,由于P2P领域的高风险性,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
  时光倒回两年前,阿里旗下支付宝抛出一个新产品——余额宝,将理财产品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同时,依靠支付宝用户众多的优势,伴随着收益高、保障好、风险低和操作简单等一系列优点,短时间内就从银行老虎嘴里抢得了一块肥肉。大量的用户和资金,从0到2500亿元,余额宝仅仅用了200多天的时间。余额宝推出10个月后,用户数量超过8000万,资金累计量接近5000亿元。同时,成就了一家一年前还寂寂无名的小微基金公司——天弘基金,成为全球第四大货币基金。
  2014年9月底,银监会批准阿里巴巴等发起设立筹建浙江网商银行,意味着银行业互联网创新的真正开端。淘宝网5亿注册用户,支付宝8亿注册用户,阿里巴巴所搭建的互联网商业生态,是传统银行不具备的优势,网络消费、投资、借贷融为一体,其信用管理体系也比传统银行更为完善。阿里巴巴在此基础上进入P2P、保险、网络券商,完成金融版图不具有技术难度,或将成就本土最大的互联网混业金融公司。
  随后,腾讯利用其众多社交用户的优势,百度则以搜索引擎第一的姿态,各自与合作伙伴成立了理财通和百度百赚。腾讯更是利用微信抢红包功能,不断拉升热点,完成了购物、支付、理财的产品闭环。而微众银行(WeBank)的率先开业,意味着腾讯互联网金融的“微WE”品牌的地位确立。
  BAT(百度、阿里、腾讯)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各自玩法不同,但都充分利用了积累的天量用户,在此基础上推出涉及更多范畴的新产品,包括支付、钱包、理财、小贷、众筹、证券、征信、银行等,初步完善了互联网金融的布局,努力建立一个自己的商业帝国的闭环战略。
 
  乱世出英雄
 
  英雄辈出的时代,总是不断有搅局者出现。事实表明,拥有强大的网商平台是互联网金融最直接的基础。实力雄厚的京东于2014年2月推出的白条消费,实际上已经相当于消费信用贷款。早在2013年7月,京东就开始独立运营京东金融,它通过十几年来的大数据积累去服务京东全产业链,同时又提供融资、理财和支付等各类服务。而现在,京东不断更新服务,逐渐推出了京宝贝、白条、京小贷等各项创新产品。
  小米,这家一直宣称自己是网络公司的科技企业,靠硬件起家,靠手机出货量博取眼球,也终于开始在硬件上嫁接服务了。5月11日,小米金融旗下的“小米活期宝”APP在小米应用市场上线,这标志着小米酝酿已久的互联网金融布局正式落地。“小米活期宝”由易方达天天理财货币市场基金提供,产品操作方式和余额宝类似,用户只需通过“小米活期宝”APP将资金存入小米金融账户,即可坐享收益。小米相关负责人指出,小米金融致力做好两件事,即打造平台和建立征信系统。而这一切建立的基础都是在小米庞大的智能手机销量上,并能将从中搜集到的数据作为信用基础,打造综合的金融服务平台。同时,雷军的顺为基金,也将成为小米决战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因此,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新玩家,小米着实不容小觑。
  同时期的人人网,基于社交数据发展“人人分期”;58同城通过对每一个客户和商户服务需求的场景,建立信用依据,从而提供金融服务等,这些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网络公司,正在力图杀入互联网金融,成为各霸一方的诸侯。
 
  蓝海依然广阔
 
  尽管互联网金融已经进入了群雄逐鹿的阶段,但市场前景依然广阔。预计未来几年,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市场份额将达到10万亿元,而目前仅开发了1/5左右。
  目前,宏观经济总体偏软,互联网金融将是盘活民间资本,促进市场运转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据渣打银行调查,超过60%的中国中小企业并没有在银行里得到过贷款,超过80%的贷款连一年期都不到,而这正是中小企业所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银行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传统金融的领域和思维里,需要资产负债表、抵押、担保等工具,一旦步子迈得过大,就容易出现像河北融投担保集团这样超大公司轰然倒塌的事件。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上,信用是最重要的根基,大数据是其快速发展以及创新的重要基础。
  从民众的角度来讲,在越来越多地使用便捷的互联网服务的同时,都需要一定的资金往来或积淀。比如,支付宝对借记卡、信用卡的关联,京东对消费者银行卡的关联,微信零钱,滴滴打车、神州专车的预存款,这些都是互联网理财金融的基础,实际上是为资金提供便利、增强用户黏性的一部分。另外,消费者的传统金融模式,需要借助互联网途径获得便利的解决方案。比如,未来消费信贷领域将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力点,互联网卖车和汽车贷款将来很可能成为热点。
  因此,在现有业务上的“互联网金融+”有两个前提:一个是从自身形成平台业务的闭环,另一个是基于平台大数据的信用体系,也就是业务基础和信用基础。阿里巴巴金融的整个基础是基于淘宝平台的交易需求和积累的信用数据;58同城基于城市生活服务也是不错的切入点;人人网基于用户游戏平台和青年学生的创业平台,构建金融服务,也有其业务基础。具体来讲,人人旗下的“人人分期”主要给大学生提供贷款,帮助其购买电子产品、服饰、化妆品等,而人人理财平台是主要针对投资者的融资平台,提供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股票基金类投资产品等。此外,人人网还表示将涉足二手车交易贷款,融合到“人人分期”的平台,如果推出这一服务,很有可能启动二手车市场的火爆。人人网的互联网金融瞄准年轻人的需求,点踩得还是很准。笔者建议,人人网涉足创业基金,支持年轻人创业,也是很有前景的。
  小米的用户数据没有问题,但作为弱势电商平台,巨额的手机销售使用的支付途径都是支付宝、网上银行,自身难以吸引消费者设立账户、存入资金。因此,小米采取了逆向的方式,先设立“小米活期宝”,用高于银行、余额宝存款(广告语称为完爆)的利率把米粉资金吸引进来,成为小米商城的支付资金,进而再创建各种金融使用场景,打通从金融到消费的通道。
  这两个基础,毫无疑问都是基于庞大的用户数量的。而互联网金融也是激活庞大用户群、挖掘用户价值的有效方式,完成流量的变现。据披露,今年1月小米手机加上其他安卓手机上安装MIUI系统的联网激活用户已超过1亿。一方面这个用户量级相对于阿里巴巴、腾讯都还偏小,另一方面小米用户从消费能力上来讲也偏弱。因此,理财、信用贷款、股指基金、证券业务预期的金融服务如何开展,仍然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余额宝、微信红包已然是互联网金融营销的经典案例,小米用什么杀手锏,也许雷军会有办法。无论如何,小米金融体系都会成为小米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金融的风还可以刮得更猛烈些,传统企业、银行机构在努力“+互联网”,还没有做到“互联网+”。一旦以BAT、小米为代表的霸权完成金融版图构建,传统机构将无处可逃,要么灭亡,要么被迫迎战,加入互联网金融战局。不管风往哪里刮,都会促进金融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更多地将金融还给市场,造福企业和百姓。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